广州天河2112工园首个自主改造项目盛大启动,引领产业升级新篇章

广州天河2112工园首个自主改造项目盛大启动,引领产业升级新篇章"/

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闻。广州天河2112工园启动首个自主改造项目,通常意味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
1. "模式创新:" 这是该工园(或类似园区)在老旧工业区改造中,首次尝试由园区主体(可能是园区管理机构、业主单位或入驻企业联合体等)主导进行的改造项目,区别于以往主要由政府主导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改造的模式。 2. "试点意义:" 作为首个项目,它很可能是一个试点,旨在探索自主改造的可行性、流程、难点和成功经验。如果成功,可能会为该工园后续更多的改造项目提供借鉴和模板。 3. "改造目标:" 改造的目的通常是提升园区的基础设施、环境品质、产业能级和吸引力。这可能包括: "物理空间改造:" 如外立面翻新、道路管网升级、增加绿化、建设公共空间等。 "产业升级:" 吸引或培育更符合园区定位的高质量企业,优化产业结构。 "功能完善:" 增加配套服务设施,如人才公寓、共享办公、会议中心、餐饮零售等,提升园区综合服务能力。 4. "区域发展信号:" 这也反映了广州市,特别是天河区,在推动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方面的积极作为。自主改造模式可能更灵活,更能快速响应市场和企业需求。 5. "潜在

相关内容:

广州市天河区首个区级现代都市工业园——2112工园建设再迎新进展。12月27日,东寰智能终端智造产业基地项目启动仪式在天河智慧城核心区举行。这是2112工园首个自主改造项目,将围绕智能终端设备及关联关键零部件产能落地打造“工业上楼”示范。项目建成达产后,年总产值有望达15亿元。

12月27日,东寰智能终端智造产业基地项目启动仪式在天河智慧城举办。

东寰智能终端智造产业基地项目位于2112工园核心区域,规划用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由东寰投资集团投资建设。项目将布局智能化生产车间、科技研发中心,吸引一批智能硬件制造、芯片研发、智能算法设计以及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等领域的前沿科技企业入驻。项目达产后年产值有望达15亿元,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岗位有望增加约2000余个,覆盖从高技能研发人才到基础生产岗位的各个层面。

“项目以智能制造产业作为中心,全力打造物联网、医药研发、数智安防、智慧城市、AI 智慧办公耗材以及绿色智慧出行等六大核心项目,致力于深度融合前沿科技与大数据,推动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转型升级。”东寰投资集团董事长苏韵鉴介绍,目前,东寰智能终端智造产业基地已引入多家领先企业,将整合资源,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实现互利共赢,推动产业发展。

东寰智能终端智造产业基地效果图。

入驻企业代表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CTO郑凛表示,技象科技是中国窄带物联通信领域唯一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接下来,将发挥其在物联网领域技术优势,与东寰智能终端智造产业基地在技术创新协同、产业链整合、示范项目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据悉,东寰智能终端智造产业基地将打造围绕智能终端设备及关联关键零部件产能落地的“工业上楼”示范,导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智能终端技术研发的策源集群,形成“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的智能终端产业生态圈。

近年来,天河区聚焦发展现代都市工业,划定广汕路以南、柯木塱南路以东、旧羊山以西、车陂涌北段生态廊道以北区域约2112亩范围,规划打造首个区级现代都市工业园——2112工园,聚焦智能制造、生命健康2个主导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信息、未来空间、未来健康3个未来产业,推动工业“入园上楼”,加快建设现代都市工业千亿级产业集群。

同日,2112工园首个基础设施项目高唐北二街跨杨梅河桥完成招标,将于近日开工。该项目是2112工园南北向交通干道和重要交通集散道路的连接通道,将有力提升区域交通转换功能。11月底,2112工园首宗工业兼容商业用地挂牌出让,将引进数字化、智能化创新产业生态链。

天河科技园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园区正逐步汇聚各类优质资源、前沿技术、活力企业和优秀人才,形成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成为地区产业发展的新动力源、科技创新的核心阵地,园区将全方位提升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为企业入驻和发展营造优越的环境。

采写:南都记者 夏嘉雯 实习生 丁永滨

受访者供图

发布于 2025-09-07 07:58
收藏
1
上一篇:精通股市“盘口语言”,操盘高手必备,炒股盈利能力飞跃20倍!图解揭秘,学会即成股神! 下一篇:紧急提醒,注意!这种扑尔敏不能再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