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议会选举临近,该国现任外交部长及主要政治对手近期均表示,受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及英国脱欧影响,贸易政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挪威因未加入欧盟所承受的损失正持续扩大。
作为欧洲经济区成员国,挪威虽属于欧盟单一市场范畴,但在两次全民公投中均以反对票告终,因此并非欧盟贸易政策制定参与者,也未加入欧盟关税同盟。这一特殊身份在当前国际经贸环境变化中,正面临愈发明显的挑战。

政界聚焦“入盟差距”:损失与日俱增
挪威外交大臣表示:“我们深切意识到,欧盟成员国身份与欧洲经济区成员国身份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扩大。”他所属的中左翼工党在选举前民意调查中略占优势,但整体选情仍呈胶着状态,胜负难料。
前外交部长瑟雷德则直言:“所有人都能看到,我们与欧盟的现有关联正暴露出诸多弱点,我们想融入的领域越来越多,却在这些领域中愈发处于局外位置。”
尽管工党与瑟雷德所在的保守党均支持挪威加入欧盟,但两党均明确表示,短期内不会推动新的入盟全民公投。

前外交部长伊娜·埃里克森·瑟雷德
当前民调显示,挪威多数选民仍对加入欧盟持反对态度。
瑟雷德进一步强调,挪威“脱离欧盟体系”的代价正与日俱增,她补充道:“这与英国脱欧、乌克兰战争、新冠疫情及难民危机等一系列事件密切相关。这些事件从根本上改变了欧盟的运作模式,以及其与第三方国家的合作框架。”
此外,尽管挪威首相斯特勒今年4月曾在白宫与特朗普举行友好会晤,但挪威反对派政客仍批评称,政府与美国达成的关税条款,实际比欧盟与美国的相关条款更为苛刻,进一步凸显了非欧盟成员国在贸易谈判中的被动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挪威是欧盟“最亲近”的非成员国:在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军事行动后,挪威已取代俄罗斯成为欧盟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国,其能源出口对欧盟能源安全至关重要。

能源政策分歧:欧盟指令与国内立场的博弈
今年1月,挪威两党执政联盟的破裂,已凸显出该国在欧盟政策上的内部分裂。
当时,执政联盟中的次要伙伴——农村中间党,因拒绝支持挪威加入欧盟多项能源指令,导致联盟解体;最终工党在其他政党的支持下,才推动这些能源指令在挪威落地。
而能源政策恐将继续成为下届议会任期内挪威与欧盟关系的核心分歧点。斯特勒首相明确表示,若他能领导新一届政府,挪威将不会实施欧盟清洁能源方案中剩余的五个部分。

另一方面,现任外交大臣艾德指出,作为电力、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大国,挪威希望在欧盟相关法规制定过程中拥有更多话语权。
他同时透露,现任政府正努力加快其他欧盟指令与法规在挪威的实施进程,并“通过实际行动展现对欧洲经济区原则的严格遵循”。

电力互连线路争议:进步党的“优先选择”立场
挪威与欧盟关系的另一潜在复杂因素,涉及挪威与丹麦的两条老旧电力互连线路,这两条线路需在明年及2027年进行更新。
目前在民调中排名第二的右翼民粹主义进步党领袖西尔维・利斯特豪格明确表示,她反对续签这两条线路的相关协议,核心原因是丹麦作为欧盟成员国,其能源结构高度依赖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与挪威的能源供给逻辑存在差异。
利斯特豪格补充道,挪威对欧盟的天然气供应量是电力出口量的60倍,因此她主张“优先向欧盟27国保障天然气供应”,同时致力于维持挪威国内较低的电价水平。
“如果我们向欧洲出口过多农产品,导致国内物价高企,那会给挪威民众带来切实麻烦;况且我们国家气候寒冷,对电力的需求本身就很高。”她进一步解释了反对续签电力互连协议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