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气候变迁与影响解析

第三章,气候变迁与影响解析"/

这是“第三章 气候”的标题。通常在这一章中,会详细介绍气候的概念、成因、主要要素、气候类型、气候模式以及气候变化等相关内容。
如果您需要我为您"撰写"这一章的内容,或者您有关于气候的"具体问题"希望探讨,请告诉我。例如,您可以问:
气候是如何形成的? 气候有哪些主要要素? 世界上有哪些主要的气候类型? 气候变化有哪些影响? 我们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期待您的进一步指示!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第一节 天气


南栾宫村属四季分明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早晚凉爽,冬季干燥寒冷,春短冬长。气候复杂多变,夏季雷雨天气较多。2月初到5月初,气温回升快,风多雨少,气候干燥,初春常有霜冻,暖春多干旱。夏季为5月初至8月初,受温暖的东南季风控制多东南风,气压低,温度高,湿度大,降水集中,空气对流运动频繁,常有雷雨大风、暴雨、冰雹等灾害,雨量多集中在6月底至7月中旬。秋季为8月初至11月初,天气多晴朗,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天气稳定,秋高气爽。个别年份,会出现秋雨连绵天气。冬季为11月初至次年2月初,受北方冷高压控制,北风多,温度低,雨雪少,气候干冷,个别年份也有大雪不断。

光照、气温、降水。就莱芜地区而言,7月份平均气温26.3℃,1月份平均气温-1.9℃,年平均气温13.3℃,光照充足。南栾宫村,受地形影响,平均气温常年低于平原2-3℃,具有显明的山地气候特征。降水同样受制于季风气候。秋冬季节,多刮东北季风与西北季风,干燥少雨,春夏之始,方有西南季风带来降水云气。而来自印度洋的强劲西南季风,夏末秋初才到达华北及山东地区,故莱芜地域的雨季,常在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年均降雨量695.3毫米。


第二节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以水、旱灾害居多,风、雷、雹和虫灾次之,霜冻及异常气候不多见。水灾7月最多,暴雨和山洪常有发生;春季暴雨极少,多出现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秋季暴雨比春季多,主要集中在9月中上旬。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山体绿化面积增大和植被休养恢复,以及防洪截流工程的建设,水灾对村民生产生活的影响逐步减小,大面积冲毁庄稼、房屋已属少见。旱灾,春旱概率最高,伏旱和秋旱次之,极端旱灾年份常造成庄稼绝产。1960年至1963年连续大旱,村民生活极度困难,是最大的一次自然灾害。大风多随雷、雨出现,以4-5月最多。雹灾发生较为频繁,集中出现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霜冻,初霜日期一般在10月中旬,终霜期在4月中旬,霜冻发生次数较少,初霜冻主要危害的作物有地瓜和花椒树,终霜冻(俗称倒春寒),对小麦影响较大。

发布于 2025-09-06 16:57
收藏
1
上一篇:番茄、茄子、辣椒、黄瓜摘底叶攻略,错误时机后果严重,必看! 下一篇:贝森特改称中国引关注,中方回应美称六字,OPEC增产决策成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