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老城,昔日晋商繁华梦的沧桑回响

榆次老城,昔日晋商繁华梦的沧桑回响"/

"榆次老城,昔日晋商繁华梦" 这句话本身就充满了历史感和画面感。它勾勒出了一幅晋商鼎盛时期榆次老城的繁荣景象,同时也暗示了繁华背后的变迁与沧桑。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和解读这句话:
1. "榆次老城 (Yuci Ancient City):" 指的是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的城区,特别是其保留较为完整的古城区部分。 榆次自古以来就是连接山西与外界的交通要道,特别是北上蒙古、南下中原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老城格局完整,街道狭窄,建筑多为青砖灰瓦,保留了晋商时期和民国时期的风貌。
2. "昔日 (Yesterday):" 强调了繁华景象已经不再,是回顾过去的时光。 指的是晋商最为活跃、榆次作为商业重镇的那个辉煌时代。
3. "晋商 (Jin Merchants):" 指的是明清时期,以山西人为主,特别是晋中人(榆次是晋中中心之一)从事长途贸易、金融汇兑的商人群体。 晋商势力庞大,足迹遍布全国乃至海外,是当时中国商业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 榆次是晋商重要的中转站、集散

相关内容:

榆次是山西太原的南大门,古为京陕交通要冲,早在战国时期,史书中就有了对榆次城郭的记载,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山西古建筑是一座宝库,榆次老城便是其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集宋、元、明、清、民国各时代的风格于一体,在晋商文化土壤的孕育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群。

图说:榆次县衙 来源:网络

老字号

斗拱交错、重檐飞翘组成了庙、市、街、景合一的榆次古城特有风貌。老城内有城隍庙、县衙、文庙、凤鸣书院、南北大街、市楼、思凤楼、清虚阁、大乘寺、西花园等众多历史古迹和人文景观。值得一提的是,在榆次老城的南北大街上聚集着众多山西老字号商铺。

20世纪初,石太铁路开通后,晋商在乡梓的商业活动中心逐渐移向榆次。南北大街分界处的市楼,即是清朝中后期榆次市场繁华、商业鼎盛、金融发达的标志性建筑。榆次县衙记载:向有粮集、年集、果木集;万商云集,经日不散。可见,到了明清时期老城街市已相当繁荣。

市楼上“天下第一楼”的匾额有力地显示了晋商第一街历经的辉煌。北谦亨老店是誉满三晋的名烟店,而瑞隆裕、德新成、吉生庆、祥记公司等众多老店当时都与常家、王家、孔家、宋家等晋商大户密切相关。其中,山西著名的老字号祥记公司煤油庄是由孔祥熙开办的独资公司,1916年创办于太谷,在榆次设分号,垄断包销英国亚细亚煤油、壳牌汽油,兼营洋碱、洋蜡、白糖、颜料等商品。义聚煤油庄则创办于1929年,主要股东为大张义宋家,宋氏与美国美孚油行签订包销合同,首次将美孚煤油引进山西,成为美孚山西总代理。

城隍庙

榆次老城中的城隍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内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城隍庙之一,始建于公元1362年,主殿前有玄鉴一座,高达25米,颇为壮观。1999年,世界历史文化遗址基金会公布其为全球最精美的古建筑之一。

城隍庙前,有两尊貔貅威武地立在门前的广场上。貔貅只进不出,是发财的瑞兽。在阳光下,铸铁的貔貅昂首挺胸,威风凛凛,像一对忠诚的卫士,日夜镇守在老城。

文庙

榆次文庙,是榆次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群之一。棂星门是文庙的大门,始建于宋真宗成平二年,其坐落于高台上,面阔三楹,山琉璃瓦顶。棂星门里,有个半月形水池,上面的石桥叫做状元桥。进入大殿,中央是儒家创始人孔子像,两边则是四哲和十二贤人图。

新民晚报记者 夏菁岑

发布于 2025-09-06 01:13
收藏
1
上一篇:(征文)安宁小学四年级七班赵家苗,榆次老城之行,余音亭下难忘最美一天 下一篇:榆次老城盛邀,共度一个民俗中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