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消费者黄先生反映,花了3129元买机票后,发现其他平台标价仅570元。投诉后,该平台的客服人员回应称,已退消费者2559元。不同平台票价为什么差别这么大?怎么买机票最划算?


机票价格差异大,当然就是信息不对称和算法游戏在作祟。
不同平台掌握的资源不同,定价策略各异,加上航空公司放票的时间点和舱位政策差异,最终呈现给消费者的价格自然千差万别。要想买到最划算的机票,除了勤比价、善用工具,还得懂点行业门道和市场节奏。
许多人肯定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同一航班在不同平台显示的价格能差出好几倍。这背后其实是航空公司复杂的收益管理系统在作祟。

它们会根据实时需求、竞争对手定价、历史数据甚至天气预报来动态调整价格,有时候几分钟就能变一次价。
第三方平台为了吸引眼球,经常会拿出部分机票做“亏损促销”,用超低价吸引你点击,然后再通过其他产品或者服务把钱赚回来。
有些平台甚至会对老用户展示更高价格,因为他们认为你的购买意愿更强——这就是所谓的“大数据杀熟”。
航空公司自己的官方渠道通常会更可靠些,毕竟少了一层中间商赚差价。最近航旅纵横就搞了个“民航官方直销平台”,集合了37家航空公司的直销机票,承诺价格透明、无捆绑销售,算是给混乱的市场带来了点清流。

买了这么多次机票,发现时机太重要了。
比如航班起飞前的特定时间段,8经常会有降价机会。航空公司会在起飞前21天、14天、7天和3天左右调整价格,如果发现座位没卖完,就可能放出特价票来填满座位。
一周中的某些日子也更容易买到便宜票。周二下午和周三凌晨往往是航空公司集中放票的时候,而周末因为需求旺盛,价格通常更高。选择周二或周三出发,也比周末出行便宜不少。
然后千万别死盯一个地方。如果你只盯着一个机场或者一个平台找机票,很可能错过真正的好deal。灵活一点,省下的钱可能够你多住一晚酒店了。

试试搜索邻近城市的航班。比如你想从上海出发,不妨也看看杭州、南京的机票,有时候差价足够覆盖你的地面交通费用了。国际航线也是如此,经常会出现A城市进、B城市出的开口票,比直接买往返票还便宜。
转机也比直飞便宜很多。有时候多花一两个小时转个机,能省下一半的钱。尤其是国际长途航班,选择在中东或者亚洲某个枢纽机场转机,价格可能会让你惊喜到爆。
另外,买机票不是越早越好,也不是越晚越便宜。有些人提前十个月就订票,结果出发前几周同一航班的价格更便宜。保持弹性,比较不同时间段,才是降低成本的秘诀。
儿童票陷阱也很常见。按规定2-12岁儿童可以享受成人全价票50%的优惠,但问题是现在成人票经常打3折甚至更低,结果儿童票反而比成人票还贵。这种情况下,其实可以直接给孩子买成人票,能省下不少钱。

廉价航空的附加费用也要留意。表面上看票价很便宜,但如果你要托运行李、选座位、甚至喝杯水都得另外付费,最后算下来可能并不比全服务航空公司便宜多少。
最后,想要买到便宜机票,还得学会多平台比价。可以用航旅纵横的官方直销平台、携程、去哪儿等对比一下,别忘了也上航空公司官网看看,有时候官网会有独家优惠。
设置价格提醒功能有时候也很实用。很多平台都提供这个功能,当价格降到你的心理价位时会自动通知你。这样就不用整天刷新页面了。
会员日和促销活动值得关注。每家航空公司都有自己的会员日,那天会放出大量特价票。比如春秋航空经常搞9元票促销,虽然数量有限,但抢到就是赚到。

考虑错峰出行。暑假结束到国庆前这段时间,春节后到五一前,都是传统的出行淡季,机票价格会比节假日便宜很多。最近从成都出发,飞许多地方都有1-2折的超低价,飞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航线也有2-3折的优惠。
混合购买有时更划算。去程买A航空公司的票,回程买B航空公司的,甚至单程票组合,可能比直接买往返票便宜。虽然麻烦点,但能省下真金白银。
在现有的机制下,机票价格波动就像海上的波浪一样平常,懂得冲浪的人总能找到最佳时机踏上浪板。这省下的不仅仅是钱,更会有一种干赢系统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