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美国《财富》杂志8月12日援引彭博社的分析报道,美国沃尔玛等大型超市销售的一款非处方祛痰止咳药Mucinex可能含有致癌物质苯。

作为美国广为人知的品牌,Mucinex一直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祛痰止咳药。据悉,该款药品分为品牌药和在超市销售的通用款两种类型。此次被曝光其非活性成分可能含苯的,为超市销售的通用款。
该通用款药物广泛销售于美国连锁药店CVS,以及沃尔玛、塔吉特和沃尔格林等大型连锁商店,据彭博社对政府数据的分析,数百万消费者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含有苯的药物。

近年来部分“海淘”药品风靡大家的朋友圈但是,频繁“翻车”的一个个案例提醒我们“海淘”药品需谨慎
为什么“海淘”药品需谨慎?

前不久日本知名药企小林制药含有红曲成分的保健品导致多人死亡


中国消费者对海外药品已经不陌生在部分社交平台还有各种“海淘”药品清单很多消费者觉得奇怪有的药在当地能正常销售使用为什么买回国内使用就有风险?

原因之一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有差异
以常见的日本“药妆”为例,很多人觉得“药妆”因为含有“药”,所以效果更好。殊不知,“药”正是风险所在。
相关人士解释,日本的药妆店同时销售“一般化妆品”“医药部外品”“第1类药品”“第2类药品”“第3类药品”等商品。
就化妆品而言,我国规定化妆品禁用原料多达1393类,而日本的一般化妆品禁用原料只有30类,“医药部外品”中更是含有药用成分。
日本比较注重原料的功能性和创新性,除禁用的原料不能加、限用的原料按规定加外,对企业使用其他原料的限制较少,但出现不良反应后,企业须承担责任。
中国的标准比较严格,对原料成分、含量、安全性等有较为具体的规定和要求。2019年,我国就明令禁止宣称售卖药妆,坚持“药是药、妆是妆”。

海淘产品一般没有中文说明书,不少消费者看不懂成分、使用禁忌、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关键信息,仅凭相关平台客服或熟人介绍就拿来用,可能会出现使用不当的情况。事实上,即使按照说明书使用,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一旦使用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或者药品在当地出现问题,消费者跨境维权的成本非常高。
此外,药品对存储、运输和保存条件都有一定要求,而海淘产品经常需要跨境运输,在此过程中,发生变质往往难以察觉。
更为重要的是,大多数海淘药品并没有特别“神奇”的成分,一些“网红神药”中甚至还含有高风险成分,出现问题难以维权。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王志桐表示,建议公众尽量不要自行购买服用“海淘”药品,如果有相关方面的健康问题,应到医院就诊。另外,服用“海淘”药品后有任何不适,请暂停使用,并及时就医。
记住!要使用国家批准的合法药品那么,如何鉴别合法药品?

简单又不会出错的鉴别方法
合法药品包装上印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国药准字号,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https://www.nmpa.gov.cn/)上检索该药准字号,能检索出药品与生产企业信息,部分药品企业也提供防伪标示以供鉴别。

-END-
校对 | 蔡诗妍、廖静文、黄缤、聂响
审校 | 董芳君
监制 | 郑永涛
信息来源 | 央视财经、北京日报、深圳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