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结束了,但人们可不想看到APEC Blue也跟着消失,就连习大大都表示,要将“短暂而美好”的APEC蓝继续保持下去。面对雾霾,你想知道的“干货”都在这里:
一、雾霾到底是什么?
雾霾,其实就是“雾”和“霾”的统称,一种自然天气现象。
二、PM10和PM2.5又是什么?
PM10指空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吸入颗粒物,一般会沉积在上呼吸道。
PM2.5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能够长时间飘浮在空气中并进行长距离传播,附带有毒有害物质,可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直接影响肺的通气功能,使有机体容易处在缺氧状态,而其携带的有害物质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报告,发生霾天气时,PM10及PM2.5浓度较非霾天气时增加明显。
很多人都知道,雾的主要成分是水,那么,霾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
不少研究团队对PM2.5中不同成分的组成进行了解析。北京市环保局的研究结果如下图示,有机物、硝酸盐和硫酸盐占一半以上:
三、雾霾哪里来?
雾霾中的大气颗粒物不仅有一次来源,也有二次来源。一次来源是直接排放的颗粒物,而二次来源则是排放的气态污染物经过冷凝和化学反应形成的二次细颗粒物。
虽然对PM2.5来源的的研究结果有很大的差异,学界和政府部门已达成了基本的共识:
汽车尾气、燃煤、餐饮、扬尘、工业是主要来源。
然而,大气颗粒物并非是造成雾霾唯一原因。因为在每天大气颗粒物排放强度大致相当的情况下,并非每天会形成雾霾。
形成雾霾还需要几个重要的条件:天气、环流、地形。
我们在初中地理就学过,近地面空气的温度会随高度上升而下降,而在某些条件下会出现随高度上升而温度上升的逆温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难以形成对流,近地面的污染物只能停留在逆温层以下而不能扩散至高空或向远方输散,很容易形成雾霾。
环流和地形因素也会加大雾霾的发生的几率:在特定环流的影响下,当冷空气到来时不能使雾霾消散反而增加了空气湿度,从而使雾霾天气多发。另外,北京三面环山的地形也易造成空气滞留以及逆温层的持续
四、APEC蓝,别走!
我们无法改变气候、环流和地形环境,也难以消除大自然的颗粒物背景值,因此,减少人类排放是我们抗击雾霾的最有效方法。
这三种最为重要:政府、企业、个人
2013年是多个富有标志性的“第一年”
1、北京市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新国标。
2、正式开展PM2.5监测,实现了空气质量信息多媒体平台实时发布。
3、通过了《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
2014年,新修订的环保法通过;大气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也正式公布。这些都为我们未来的的清洁空气带来的希望。
五、雾霾,并非帝都专属
其实,雾霾并非是中国专属的问题,上世纪的伦敦与洛杉矶都曾深受困扰,而两城市在雾霾的治理上均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伦敦扭转大气污染的局面花了20年,完全改善则用了50多年;洛杉矶的污染则让政府全力投入到雾霾的治理中。
其他城市治理雾霾的手段可以成为我们借鉴的经验,但绝不能盲目复制。因为中国面临的挑战比伦敦和洛杉矶更为严峻。中国近年来呈现的污染是复合型污染,包括煤烟型污染和机动车尾气污染,这意味着由此造成的雾霾危害更大,治理更困难。
但我们相信,随着清洁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民众环境保护意识的普遍提高,加之多方共同努力,雾霾问题终将解决。
制图:王子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