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环家园小区惊现自助仓储,深夜噪音扰民,降噪耳塞亦难挡

百环家园小区惊现自助仓储,深夜噪音扰民,降噪耳塞亦难挡"/

听起来确实非常令人困扰和影响生活。在居民小区内进行自助仓储作业,尤其是在夜间产生噪音,并且普通耳塞都难以有效隔绝,这确实超出了很多人对宁静社区环境的期待。
这种情况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违规作业":小区内通常有关于噪音排放的时间限制规定,尤其是在晚上。自助仓储的夜间作业很可能违反了这些规定。 2. "设备问题":使用的搬运设备(如叉车、传送带等)可能本身噪音就较大,或者维护保养不到位导致噪音加剧。 3. "管理疏忽":仓储运营方可能没有采取足够的降噪措施,或者对作业时间、方式管理不善。 4. "隔音效果差":仓储区域本身的隔音设计可能不足,导致噪音向外扩散。
"您可以尝试采取以下步骤来解决问题:"
1. "记录证据": "时间":精确记录噪音发生的时间,特别是夜间具体几点几分开始和结束。 "声音类型":描述噪音的性质(是持续的、间歇的、尖锐的、低沉的?)。 "频率":噪音是每天固定时间发生,还是随机出现? "证人":留意是否有其他邻居也受到困扰,可以一起记录或发声。 "录音/录像"(如果可能且安全):在符合当地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录下噪音样本作为证据。

相关内容:

这两年,不少小区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将其改造成自助式仓库。仓储进小区,无论是居民存储物品,还是商家中转货物,都十分方便。不过,仓储建得好,也要用得好,很多细节管理不容忽视。最近,家住百环家园小区的鄢女士就遇到一件烦心事,楼下的自助仓储经常有人不分昼夜卸货,“哐哐”噪声令家里的老人、孩子不堪其扰。

自助仓储紧挨居民楼,居民经常遭受物品拖拉噪音的侵扰。

仓储就建在卧室下方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位于百环家园小区7号楼西北角的这处自助仓储。仓储的地上部分紧挨着居民楼的墙体,大门紧闭,旁边有门禁系统,出入口前有一段通道,大概3米长,一直延伸到了旁边的人行便道上。或许是为了方便拖拉物品,这段通道上还设置了多处斜坡。仓储的门匾上标注的服务范围包括个人存储、家庭存储、家具存储及公司存储等几类。有居民告诉记者,该仓储原本是小区地下室,后来经过改造,才成了现在的样子。

记者在自助仓储门前观察许久发现,不时有人过来存取物品。“除了常用的小件物品外,我还见过有人往里面存放家具、家电、办公桌等大件物品。因为搬运不方便,搬运的人就用推车从外往里拉。”鄢女士家住在二层,两间卧室正好位于仓储的上方,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她和家人都深受拖拉噪音的困扰。“很多时候,搬运货物的人在门前的通道上暴力拖拉,推车进出还会与仓储的铁门发生撞击,产生的噪音远远超过了我们所能承受的正常范围。”

“哐哐”噪音声声入耳

鄢女士说,早上6点多和晚上10点后,经常有各种货车、私家车送货取货,午休的时间也很难消停,有时装卸一趟要持续将近一小时,声音很大,楼上能听得清清楚楚。

老人带记者走到卧室的窗前,指着楼下的仓储说道:“‘哐哐’的声音特别大,像火车从楼下经过。清明放假这几天,早上不到7点我们就全被吵醒了。有时晚上也是突然就被声音惊醒了。”

宝宝不到2岁,孩子常常被吵得哇哇大哭。“醒来就一哆嗦,然后不停地哭。我们只能捂住孩子的耳朵,再慢慢哄着他入睡。”鄢女士曾经试过降噪的耳塞,不过,楼下拖拉货物产生的噪音是因为剧烈撞击出现的,耳塞很难起到作用。而且,该仓储是自助式的,各种搬运员和顾客变动频繁,存取时间不固定,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来。“有时候实在忍受不了噪音,我们会打开窗户和楼下的人沟通,请求他们能不能动作轻一点。一般情况下,他们都表示会注意,但是,等下一拨人过来,情况还是一样。”记者了解到,不仅鄢女士一家,同一单元楼内也有其他居民时常能听到不同程度的噪声。

物业表示将协调降噪

就仓储拖拉噪音扰民的问题,鄢女士曾和小区物业反映过。经过沟通,仓储的门前一度加装了隔音垫,不过,没多久隔音垫就不见了。通过鄢女士提供的照片,记者看到,仓储门前的通道上的确曾经铺满了绿色材质的垫子。“物品在垫子上拖拉起来比较费力,我猜测可能是有些搬运员为了图方便,就把垫子拿走了。”记者探访时也发现,照片中的垫子已经不复存在,铁门前仅有一小块退了颜色的粉色垫子。

“设立自助仓储,其实是很便利的事,我们也支持,只是希望能够更好地进行管理。”鄢女士建议,尽快在该仓储搬运通道和铁门处加装降噪装置,如果可行的话,工作人员采用橡胶材质底轮的推车,相信这样也能有效减少摩擦。除此之外,鄢女士还建议张贴告示,提醒前来作业的人员不要暴力操作,尤其周末的时候,注意存取时间。

记者联系到小区物业,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将尽快与仓储运营方进行协调,督促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降噪,以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

(原标题:自助仓储进小区细节管理不要忽视 夜半卸货哐哐声愁煞人)

来源:北京晚报 实习记者 孙延安 文并摄

流程编辑:u007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发布于 2025-09-04 03:58
收藏
1
上一篇:一间屋挤住十几人,灶台边搭床,揭秘居民区内的“民宿”真相,竟是隐秘群租房 下一篇:三环房价百万降幅引购房者观望,市场等待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