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光隧道,共赴内蒙古非遗文化之约

穿越时光隧道,共赴内蒙古非遗文化之约"/

让我们一同开启这段穿越时空的旅程,走进内蒙古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世界。
"【序章:草原的呼唤,时光的回响】"
想象一下,你站在辽阔壮美的内蒙古草原上,风吹草低,见牛羊成群。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芬芳和悠扬的马头琴声。这里,不仅是一个地理空间,更是一个沉淀了千年历史与智慧的时光宝库。当你闭上眼,仿佛能听到祖先的回声,感受到游牧文化的脉搏。现在,让我们一起,用好奇和敬意,叩响内蒙古非遗世界的大门,与那些跨越时光的技艺、故事和记忆相遇。
"【第一章:牧歌中的记忆——音乐与舞蹈的回旋】"
"长调的悠远:" 当辽阔的草原被长调的旋律填满,那是一种怎样的震撼?没有固定的节拍,没有复杂的装饰,只有牧人发自肺腑的歌唱,如天籁般自由、辽阔。听那《辽阔的草原》,感受风吹过草原的浩荡,体会牧人对家乡深沉的爱。这是内蒙古音乐的灵魂,是游牧生活最诗意的表达。 "马头琴的低吟:" 在长调的乐声中,总有一个独特的声音若隐若现,那就是马头琴。它诞生于牧民的生活,琴杆顶端雕刻的马头,象征着对马的崇敬

相关内容:

呼麦

马头琴

长调民歌


……

这些来自内蒙古的

非遗项目犹如颗颗璀璨明珠

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故事

值此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让我们一同走进

内蒙古的非遗世界

呼麦

草原上的天籁和声

呼麦,又称喉音唱法、双声唱法等 ,是蒙古族独有的神奇歌唱艺术,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呼伦贝尔草原及呼和浩特市等地区。

呼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胡格吉勒图。

2006 年,呼麦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 年又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让这一草原天籁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托克托炖鱼技艺

延续黄河饮食文化

托克托县的传统炖鱼延续了黄河饮食文化技艺。每年开河时,托克托人爱吃黄河开河鱼,尤其是黄河鲤鱼,其嘴大、鳞少、脊背上有一道红线,肉肥味美,独具风味。

托克托炖鱼技艺。


随着托克托县经济发展和旅游点开发,这里的炖鱼以其地方特色成为宴请佳品。2025年,托克托炖鱼技艺入选第八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盘扣技艺

指尖流转的方寸乾坤

盘扣源于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积累,其技艺精湛,造型优美,花样丰富,融合盘、包、缝、编等多种手法,注重设计与色彩搭配,展现出高超技艺与创造力。

盘扣技艺。

2025年,盘扣技艺入选第八批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

奏响草原的深情乐章

马头琴,以其独特的造型——梯形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而闻名。无论是在盛大的那达慕大会,还是在宁静的夜晚,马头琴的声音都能穿透人心。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

2006 年,蒙古族马头琴音乐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那达慕

草原上的欢乐盛会

那达慕,意为“娱乐、游戏”,是内蒙古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每年在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是为庆祝丰收而举办的文体娱乐盛会。

那达慕盛会。

2006 年,那达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不仅是人民庆祝丰收的节日,更是增强凝聚力的重要活动。

彩绘

古彩换新语

彩绘是传统手工绘画艺人就地取材、现场作画、一次成形,在墙面、玻璃、布艺、家具等装饰面上的画作,这种绘画形式广泛运用于公共建筑、古建筑、蒙古包以及家庭装修等各个层面,是一种常用的民间传统工艺。

2022年,彩绘入选第七批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蒙古族长调民歌

草原音乐的活化石

蒙古族长调民歌,具有鲜明的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其特点是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歌词多描写草原、骏马、蓝天等自然元素,仿佛一幅幅生动的草原画卷在人们眼前展开。

正在演奏长调民歌。

2006 年,内蒙古自治区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蒙古族刺绣

绣出草原风情

蒙古族刺绣是内蒙古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手工技艺,其刺绣艺术以凝重质朴取胜,大面料的贴花方法、粗犷匀称的针法、鲜明的对比色彩,给人以饱满充实之感。

蒙古族刺绣。

2008 年,刺绣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每一针每一线都绣进了内蒙古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

精湛工艺铸就品质

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包括马鞍、马镫、马鞭等马具的制作,技术精良、用料考究、装饰华丽、使用舒适,是集木工工艺、金属工艺、刺绣工艺及皮件编织等独特工艺于一身的蒙古族民间手工艺。

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

2008 年,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牛羊肉烹制技艺

舌尖上的技艺

牛羊肉烹制技艺是内蒙古极具特色的传统技艺。以烤全羊为例,选用两岁大的小羊,将用蛋黄、盐、孜然、胡椒、面粉等调成的糊抹到处理干净后的整只羊上,烤一小时左右,当全羊烤成金黄色,即可取出。

牛羊肉烹制技艺。

2008 年,牛羊肉烹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遗文化在内蒙古大地上

正以蓬勃姿态

融入当下生活的每刻呼吸

发布于 2025-09-02 23:58
收藏
1
上一篇:内蒙古元宵佳节,吃元宵、观社火、赏花灯,民俗风情浓 下一篇:打破传统观念,492岁上海奶奶穿“花衣服”洋气又优雅,谁说花衣老土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