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大蚌埠最新轨道线网规划曝光,到2030年全面通车,未来出行更便捷!

速看!大蚌埠最新轨道线网规划曝光,到2030年全面通车,未来出行更便捷!"/

这个消息确实非常重要!根据目前网络曝光和官方发布的相关信息,蚌埠市最新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确实是朝着2030年建成的目标在努力。
以下是一些关于蚌埠市最新轨道交通规划的关键信息(请注意,具体细节可能仍在完善或最终审批中,以官方发布为准):
1. "规划目标:" 到2030年,基本建成覆盖主城区、连接重要功能区和对外交通枢纽的轨道交通网络。 2. "线网布局:" 规划通常呈现“米”字形或放射状加环线相结合的布局。 "骨干线路:" 可能包括1号线、2号线等贯穿城市主要客流走廊的线路。 "加密线路:" 可能包括3号线、4号线等对骨干线路进行加密和补充的线路。 "环线:" 可能规划一条城市环线,提高网络连通性。 3. "建设时序:" 规划会明确不同线路的建设时序,通常会优先建设对城市影响大、客流需求集中的骨干线路。例如,近期可能重点推进1号线一期或部分区段的建设。 4. "延伸拓展:" 规划也可能考虑了远期(如2035年或更远)的延伸线路,连接周边县区或重要功能区。 5. "技术标准:" 一般采用地铁标准。
"重要提示:"
"信息来源:" 这些信息主要

相关内容:

近日,蚌埠市人民政府发布了《蚌埠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以下统称为《规划》)。

《规划》指出,蚌埠都市区轨道交通线网远景方案由6条线路组成,全长 182.6 公里 , 其中蚌埠市心城区内总长 145.3 公里 ,共设车站 107座, 线路间换乘车站 18 座。

(双击图片,可看大图)

轨道交通来了

《规划指出》,蚌埠都市区规划期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方案由4条线路组成,全长11 6.7 公里 ,其中蚌埠市心城区内总长 90.6 公里 ,共设车站 73座, 线路间换乘车站 9座。

(1)1号线

线路起讫点:起于禹会区许庄村东,止于凤阳县城东 。

线路走向:禹会路- 涂山路 -望湖路 -学翰路 - 黄山大道 -凤阳,全长33.2公 里,共设车站 23 座。

换乘枢纽:4处,在淮河文化广场与2号线换乘,在 涂山路 -朝阳路交叉口、蚌埠南站与3号线换乘,在宏业村与4号线换乘 。

线路功能:串联蚌埠高新技术创新中心、 禹会区政府 、淮河文化广场、蚌埠南站 、凤阳县城。服务于中心城区东西向 主客流走廊以及中心城与凤阳县城联系的都市区东翼客流走廊。

(2)2号线

线路起讫点:线路起于城南客运站 ,止于怀远老河湾。

线路走向:延安路-兴业路 -交通路 -淮上大道 -禹都大道,线路全长 32.7 公 里, 共设车站 23 座。

换乘枢纽: 5处,在淮河文化广场与 1号线 换乘, 在淮上大道 -朝阳路交 叉口、 东海大道 -延安路交叉口与 3号线 换乘,在义乌商贸城、 奥体中心 与 4号线 换乘 。

线路功能:串联城南客运站、 奥体中心、淮河文化广场、蚌埠站、义乌商贸城、淮上区政府、怀远县城 。服务于中心城区南北向主 客流走廊以 及中心城 与怀远 县城联系的都市区 西翼客流走廊 。

(3)3号线

线路起讫点:线路起于淮上区朱海村, 止于老山西。

线路走向: 朝阳路 -东海大道 -学府路 ,线路全长 21.6 公里, 共设车站 15座。

换乘枢纽: 5处,在朝阳路 -涂山路交叉口 、蚌埠南站与 1号线换乘 ,在 蚌埠国购 广场、 延安路 -东海大道交叉口与 2号线 换乘,在 市政府东与 4号线 换乘 。

线路功能:串联淮上中心区 、城市老商业区、 光彩大市场、行政中心、 大学城、 蚌埠南站,为城市中心区与淮上区、高铁片区提供便捷联系, 提升淮河与龙子湖截面同行能力, 促进中心城区跨河 、跨河发展 。

(4)4号线

线路起讫点:起于蚌埠北站, 止于秦集镇 。

线路走向: 蚌埠北站 -延安路 -淮上 大道 - 解放路 -宏业路 -燕山路 -天河 路, 线路全长 29.2 公里 ,共设车站 21座。

换乘枢纽: 4处,在 宏业村与 1号线换乘 ,在义乌商贸城 、奥体中心与 2号线 换乘,在 市政府东 与 3号线 换乘 。

线路功能:串联蚌埠北站、 淮上商贸中心、老城中心、行政中心 、滨湖新区、奥体中心、高新管委会、禹会中心 ,服务于 中心城区南北向 客流 走廊 以及 南部东西向客流走廊, 提升淮上区 及西部高新区至中心的可 达性。

建设

规划

近期建设项目由1号线一期工程、

2号线工程组成。

其中1号线一期工程(长青北路-中环线)长18.85km,设站15座(换乘站6座),在终点中环线站附近设李楼车辆基地一处(含控制中心);

2号线工程(怀远长途汽车站—汽车客运南站)长33.4km,设站26座(换乘站8座),在起点设怀远西车辆基地,在南端设姜桥停车场,并于文化广场站设主变电所一座。

跨座式单轨具有投资少、地形适应性好、噪声及震动小等优点,推荐采用跨座式单轨交通制式

这意味着,近期建设的2条线路,并非地铁

规划

工期

2号线计划2018年6月开工建设,1号线一期工程2021年开工建设,工期均为3年。

值得一提的是:

轨道交通2号线,与延安路过河通道工程跨淮河共桥位,采用公轨同层,轨道交通居中的方案。

轨道交通线网推荐方案图

☟☟☟

(双击图片,可看大图)

蚌埠都市区轨道交通线网远景方案由6条线路组成,线路全长182.6 公里 , 其中蚌埠市心城区内总长 145.3 公里 ,共设车站 107座, 线路间换乘车站 18 座。(更多详情请戳底部“阅读原文”)

轨道交通线网远景方案图

☟☟☟

(双击图片,可看大图)

轨道交通建设时序图

☟☟☟

(双击图片,可看大图)

城市总体规划

市域

人口

2020年,蚌埠市域人口规模为400~425 万人,城镇化率为 60% 左右;

2030年,蚌埠市域人口规模为470~500 万人,城镇化率为 70% 左右;

市域

城镇体系

特大城市:为蚌埠市中心城区,规划期末规划中心城区的城市人口规模达到200~220 万人。

中等城市:包括怀远、固镇、五河三县县城,规划期末各县城城市人口规模在 30~50 万人。

重点镇:马城、新马桥镇、沫河口镇为工业型重点镇,规划城镇人口规模在 5~10 万人,相当于小城市规模;另外,曹老集镇、 鲍集镇、大龙亢、常坟镇、刘集镇、王庄镇、新集镇等重点镇,规划城镇人口规模在 1~3万人。

一般镇:包括万福、双桥镇、魏庄镇、唐集镇、湖沟镇、任桥镇、东刘集镇、小溪镇、小圩镇、双忠庙镇,规划城镇人口规模在0.5~2万人。

一核两翼三点

城镇空间格局

蚌埠都市区形成 “一核两翼三点 ”的城镇空间格局。

☟☟☟

一核:即一个中心城区(蚌埠市市区);

两翼:即两个县城(怀远县城和凤阳县城);

三点:即三个工业新镇 (马城镇、沫河口镇和新桥镇)。

祝福大蚌埠发展越来越好

觉得有用别忘了点赞!

【原标题:速看!大蚌埠最新轨道线网规划曝光,到2030年建成……】
发布于 2025-09-02 16:58
收藏
1
上一篇:铜川市二十大必游景点攻略,畅游铜川精彩之旅 下一篇:蚌埠市胶轮有轨电车工程8月启航,全新交通项目助力城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