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 丨西安古都文化地标打卡,鼓楼之旅

新华全媒

这是一篇关于西安鼓楼的文章,基于新华全媒的风格:
"新华全媒 丨打卡古都西安的文化地标——鼓楼"
"西安,这座承载着十三朝古都厚重历史的城市,不仅以其壮丽的古迹和悠久的文化吸引着海内外游客,更有着许多见证岁月变迁的文化地标。其中,位于市中心钟楼西侧的鼓楼,便是这座古都不可或缺的象征之一。"
鼓楼,与钟楼遥相呼应,共同构成了西安市中心标志性的建筑群。它并非仅仅是一座用于报时的建筑,更是历史的见证者,文化的载体,以及市民记忆的一部分。
"历史沿革,岁月沉淀"
西安鼓楼始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初建时名为“朱雀楼”,取意于西安作为古都时的方位。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重建,并更名为“鼓楼”。数百年来,它历经风雨,数次修缮,依然屹立于城市中心,见证了王朝更迭、世事变迁。
"建筑特色,宏伟壮观"
鼓楼呈方形,高三十余米,共有三层。通体采用厚重的砖石结构,显得庄重而威严。楼身遍贴琉璃瓦,檐角悬挂风铃,微风吹过,叮当作响,别有一番韵味。每层都有回廊,可供游人登临。登临鼓楼,不仅可以俯瞰古城风貌,更能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历史厚重感。
"功能

相关内容:

西安鼓楼(4月25日摄,无人机照片)。 雄踞关中平原中部,北望苍莽黄土高原,南依巍峨秦岭,西安,作为一座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演绎了无数的悲欢离合。一个个文化地标,记录着这座城市在岁月长河中的绝代风华,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 作为西安文化地标之一的西安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昔日楼上放置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名“鼓楼”。鼓楼为砖木结构,通高34米,因与钟楼同属重檐三滴水楼阁式建筑,两楼互称“姐妹楼”或“文武楼”。 鼓楼的南北屋檐下各悬一块匾额,南曰“文武盛地”,北曰“声闻于天”。晨钟暮鼓,声闻四达。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西安鼓楼(4月25日摄,无人机照片)。 雄踞关中平原中部,北望苍莽黄土高原,南依巍峨秦岭,西安,作为一座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演绎了无数的悲欢离合。一个个文化地标,记录着这座城市在岁月长河中的绝代风华,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 作为西安文化地标之一的西安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昔日楼上放置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名“鼓楼”。鼓楼为砖木结构,通高34米,因与钟楼同属重檐三滴水楼阁式建筑,两楼互称“姐妹楼”或“文武楼”。 鼓楼的南北屋檐下各悬一块匾额,南曰“文武盛地”,北曰“声闻于天”。晨钟暮鼓,声闻四达。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西安鼓楼夜景(5月2日摄,无人机照片)。 雄踞关中平原中部,北望苍莽黄土高原,南依巍峨秦岭,西安,作为一座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演绎了无数的悲欢离合。一个个文化地标,记录着这座城市在岁月长河中的绝代风华,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 作为西安文化地标之一的西安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昔日楼上放置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名“鼓楼”。鼓楼为砖木结构,通高34米,因与钟楼同属重檐三滴水楼阁式建筑,两楼互称“姐妹楼”或“文武楼”。 鼓楼的南北屋檐下各悬一块匾额,南曰“文武盛地”,北曰“声闻于天”。晨钟暮鼓,声闻四达。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游客在西安鼓楼游览参观(5月1日摄)。 雄踞关中平原中部,北望苍莽黄土高原,南依巍峨秦岭,西安,作为一座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演绎了无数的悲欢离合。一个个文化地标,记录着这座城市在岁月长河中的绝代风华,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 作为西安文化地标之一的西安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昔日楼上放置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名“鼓楼”。鼓楼为砖木结构,通高34米,因与钟楼同属重檐三滴水楼阁式建筑,两楼互称“姐妹楼”或“文武楼”。 鼓楼的南北屋檐下各悬一块匾额,南曰“文武盛地”,北曰“声闻于天”。晨钟暮鼓,声闻四达。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游客在西安鼓楼内观看演出(5月1日摄)。 雄踞关中平原中部,北望苍莽黄土高原,南依巍峨秦岭,西安,作为一座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演绎了无数的悲欢离合。一个个文化地标,记录着这座城市在岁月长河中的绝代风华,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 作为西安文化地标之一的西安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昔日楼上放置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名“鼓楼”。鼓楼为砖木结构,通高34米,因与钟楼同属重檐三滴水楼阁式建筑,两楼互称“姐妹楼”或“文武楼”。 鼓楼的南北屋檐下各悬一块匾额,南曰“文武盛地”,北曰“声闻于天”。晨钟暮鼓,声闻四达。 新华社发(邹竞一 摄)

游客在西安鼓楼内游览参观(5月1日摄)。 雄踞关中平原中部,北望苍莽黄土高原,南依巍峨秦岭,西安,作为一座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演绎了无数的悲欢离合。一个个文化地标,记录着这座城市在岁月长河中的绝代风华,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 作为西安文化地标之一的西安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昔日楼上放置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名“鼓楼”。鼓楼为砖木结构,通高34米,因与钟楼同属重檐三滴水楼阁式建筑,两楼互称“姐妹楼”或“文武楼”。 鼓楼的南北屋檐下各悬一块匾额,南曰“文武盛地”,北曰“声闻于天”。晨钟暮鼓,声闻四达。 新华社发(邹竞一 摄)

游客在西安鼓楼内游览参观(5月1日摄)。 雄踞关中平原中部,北望苍莽黄土高原,南依巍峨秦岭,西安,作为一座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演绎了无数的悲欢离合。一个个文化地标,记录着这座城市在岁月长河中的绝代风华,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 作为西安文化地标之一的西安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昔日楼上放置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名“鼓楼”。鼓楼为砖木结构,通高34米,因与钟楼同属重檐三滴水楼阁式建筑,两楼互称“姐妹楼”或“文武楼”。 鼓楼的南北屋檐下各悬一块匾额,南曰“文武盛地”,北曰“声闻于天”。晨钟暮鼓,声闻四达。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发布于 2025-09-02 02:44
收藏
1
上一篇:西安钟楼鼓楼,千年古城的脉搏节拍之旅 下一篇:千年古韵,西安钟楼与鼓楼的时光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