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第二小学「成语典故 薪火相传」,跟着成语游邯郸,传承智慧之旅

曙光第二小学「成语典故

这是一个非常棒的主题!结合曙光第二小学的特点和“成语典故 薪火相传”的理念,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寓教于乐的“跟着成语游邯郸”活动方案。
---
"曙光第二小学「成语典故 薪火相传」—— 跟着成语游邯郸 活动方案"
"一、 活动主题"
成语典故 薪火相传 —— 跟着成语游邯郸
"二、 活动目的"
1. "知识性:" 让学生了解与邯郸相关的著名成语典故,认识其历史背景和寓意。 2. "地域性:" 激发学生对邯郸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兴趣,了解邯郸作为成语之乡的文化底蕴。 3. "实践性:"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模拟、互动体验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语,感受文化魅力。 4. "传承性:" 强调成语文化的传承价值,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邯郸故事的意识。
"三、 活动对象"
曙光第二小学全体学生(可根据年级特点分设不同活动层级或侧重)
"四、 活动时间"
建议选择在邯郸市相关文化景点开放期间,如春游或秋游时节,持续半天或一天。
"五、 活动地点"
以邯郸市具有成语文化相关的景点为主,可选择性纳入:
1. "赵王城遗址博物馆:" 了解赵国

相关内容:

来源丛台教育



  邯郸悠久历史的进程中,孕育并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曙光第二小学推出的跟着成语游邯郸系列校本课程不仅能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还能鼓励学生积极走出家门实地了解邯郸的历史典故和风土人情,做到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的知行合一,使得经典成语文化在学生心目中深深扎根并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这次,我们文化之旅的第一站始于邯郸的一个著名成语景点—黄粱美梦



成语典故


黄粱美梦【出处】唐·沈既济《枕中记》

唐朝开元年间,有个叫卢生的年轻人,生活非常贫困。他进京赶考,在邯郸一家旅店里遇见吕翁。卢生向吕翁说起自己的家世,不住唉声叹气,怨恨自己的命运不好,没有过什么好日子。吕翁听了,便取出一个枕头来说:“你枕着它睡一觉吧,它会使你心满意足的!”



  这时候,店里正煮着小米饭。卢生听吕翁这一说,等不到饭熟,就连忙接过枕头睡下。刚刚合上眼,他就梦见自己过上了荣华富贵的生活,娶了一个聪明美丽的妻子;自己中了进士,做了大官,还立了战功,后来又当了丞相;而且儿孙满堂,个个功成名就。突然他一觉醒来,梦中的情景已经无影无踪,他还穿着那件破烂衣衫,道士仍然坐在他的身旁,店里煮的小米饭还没有熟呢!



  学生们根据成语的意思加上自己的理解制作了内容丰富的成语手抄报,宣传推广成语文化,曙光第二小学的小小少年在行动!




跟着成语游邯郸


黄粱美梦成语典故的发生地就位于邯郸市北10公里黄粱梦镇,黄粱梦的吕仙祠是河北省著名文物古迹和旅游胜地,始建于宋代,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区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现存为明清建筑风格的建筑群。黄粱梦这座建筑,坐北朝南,大门向西。馆内有三大殿:钟离殿、吕祖殿和卢生殿。卢生殿内有青石雕就的卢生“一枕黄粱”的卧像和壁画。在三大殿东侧新建了一个“中国名梦馆”,侧重于介绍中国的“梦文化”,包含中国的主要名梦,如“黄帝梦游华胥国”、“秦始皇梦与海神斗”等,还制成了二十来幅大型壁画,演绎了这些“名梦”的故事。



小成语 大道理


“黄粱”是小米饭。黄粱美梦常用来比喻虚幻的不切实际念头,嘲讽不脚踏实地做事的人,整日做美梦胡思路想,到头来一场空。

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怎么运用“黄粱美梦”这个成语了吗?给大家举个例子:每次期末考试完,老师公布成绩的时候小宗都会暗下决心好好学习,并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可每一次的学习计划都半途而废,不能坚持到底,那么最后考试第一的理想也不过是黄粱美梦罢了。



成语印象


黄粱美梦这一典故曾被毛泽东引用在《清平乐·蒋桂战争》,古诗全文如下: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毛泽东引用了这个典故,是把蒋介石等新军阀妄想用武力征服中国的野心比作不能实现的黄粱美梦。



  黄粱美梦不仅被多次引用在古今文人诗句中,而且也被创作成戏曲、国剧、话剧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由此可见此成语的给后人带来的影响之深之广。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第二个成语故事——毛遂自荐



成语典故


毛遂自荐【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春秋时,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想挑选20个文武全才一起去。他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最后还缺一个人。这时,门客毛遂自我推荐,说:“我算一个吧!”平原君见毛遂再三要求,才勉强同意了。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两人坐在殿上,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



毛遂大步跨上台阶,远远地大声叫起来:“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而又明白,为何议而不决?”楚王非常恼火,问平原君:“此人是谁?”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门客!”楚王喝道:“赶快下!我和你主人说话,你来干吗?”毛遂见楚王发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几个台阶。他手按宝剑,说:“如今十步之内,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见毛遂那么勇敢,没有再呵斥他,就听毛遂讲话。



  毛遂就把出捕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话,说得楚王心悦诚服,答应马上出兵。不几天,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秦军撤退了。平原君回赵后,待毛遂为上宾。他很感叹地说:“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赵国。”



国学少年传经典


  为了让同学们对毛遂自荐这个成语留下深刻印象,曙光第二小学的学生主动和妈妈一起动手做了一张毛遂自荐成语手抄报,小小的身体充满了大大的能量 ,他说我要毛遂自荐担任我们学校的小小宣传员宣传 我们的邯郸文化。



小成语大道理


公元前257年,秦围赵国都城邯郸。国难当头,毛遂自荐请缨随平原君出使楚国。当合纵未决时,毛遂按剑数语,气吞云梦,说服楚王并与之歃血为盟,“三寸之舌,胜百万雄师”成为千古美谈。

毛遂自荐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不经别人介绍,自告奋勇,自我推荐担任某项工作。



成语印象


人们对毛遂自荐的理解不仅体现在文字上,在邮票、动画和雕刻等其他方面也都有所展示,是劳动人民智慧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面前的完美运用。



跟着成语游邯郸


  让我们跟 着毛遂自荐这个故事一起来走进这个富有文化气息的城市,带着希望一起走进毛遂的故里 。

  毛遂的生长地——鸡泽县,鸡泽是九国诸侯同盟地、毛遂故里、毛苌、毛亨祖籍地和生长地、中国辣椒之乡、千年古县、一代伟人毛泽东祖籍地和毛姓氏族的发源地著称的县域行政区域。

毛遂自荐、“金鸡驭城”传说,考其源根,历历可根。承其年代,派衍如珠之串,如蝉之联,不惟赫耀千古矣。



  韶山毛氏宗词敦本堂有一副楹联,"太极所生历钟瑞气,华胄出后定有完人",寄寓了毛氏家族人的追宗敬祖、光炳祖业的思想。毛氏家族世代相传,果然在第二十代子孙中,出了一位震撼世界的奇人、伟人--毛泽东。中国毛氏研究会会长毛炳汉先生诗曰:“鸡泽毛遂一荐名,毛亨毛苌传诗经;后人数迁到韶山,孕育伟人毛泽东”。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毛泽东的诗词,领略诗词的魅力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亲爱的的少年们,毛遂的勇气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不过在有勇气的同时还要注重提升自己的能力,全方面的提升。



  宣传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曙光第二小学在行动!当然这只是个开始,接下来我们会用行动去践行诺言,敬请期待我们下次校本成语课程的精彩纷呈。

发布于 2025-09-02 00:58
收藏
1
上一篇:探秘新发现!自驾直达水边秘境,森林露营,清澈水域等你探索 下一篇:黄鹤楼上八块匾额,探寻千年古楼的文化传承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