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薛高15元一支贵?人均150的哈根达斯为何备受推崇?揭秘消费心理差异

钟薛高15元一支贵?人均150的哈根达斯为何备受推崇?揭秘消费心理差异"/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感受,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看法。认为15块钱一支的钟薛高“嫌贵”,而人均150元的哈根达斯“很值”,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不仅仅是价格本身:
1. "品牌定位与价值感知 (Brand Positioning & Perceived Value):" "哈根达斯 (Häagen-Dazs):" 作为国际知名品牌,哈根达斯从创立之初就定位为高端冰淇淋。它的定价策略、门店形象(通常在商场、人流量大的地方)、广告宣传都共同塑造了其“贵有贵的道理”的形象。消费者购买的不仅仅是冰淇淋本身,还有品牌带来的"身份象征、品质保证、独特的味觉体验和社交属性"。很多人认为哈根达斯代表了“轻奢”,是一种偶尔的“放纵”或“犒劳”,这种心理满足感使得高价格显得“值得”。 "钟薛高 (Chicecream):" 钟薛高虽然起步很猛,也试图通过使用优质原料(如动物奶油、进口可可等)和独特的瓦片造型来建立高端形象,但它的品牌故事和宣传相对哈根达斯来说,更侧重于“用料好”、“有创意”。虽然价格不低(15元一支在中端冰淇淋里算贵的),但消费者可能觉得它的品牌溢价和哈根达斯相比还不够充分,或者它的“高端”标签还不够深入人心

相关内容:

钟薛高之被全网讨伐,其实常温不融,火烤不化(虽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想起来用火去烤雪糕)只是导火线,而真正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它卖的贵。

考量一个东西贵不贵,不在于它卖多少钱,重点在于它值不值。

有人说钟薛高人家走的是高端路线,一支高端雪糕卖 20 块钱根本就不算贵。但是高端路线并不是定一个高的价格这么简单,不然你们单位门口的高端煎饼果子 88 一套你会不会买?小区楼下的高端胡辣汤 108 一碗你会不会想尝一下?

哈根达斯在国内的定位就是高端,同样是吃雪糕,我们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地为一粒 45 的哈根达斯买单,转而痛批一只十多块钱的钟薛高贵得离谱呢?并不是说哈根达斯这个产品的质量真的就数倍好过钟薛高,毕竟在国外的哈根达斯其实也是平民品牌。

6刀一大桶的哈根达斯

我也相信肯定有人选择哈根达斯的时候是单纯地为了它的口味,但是这肯定不是它消费群体的主流,更多人花这么多钱吃个雪糕无非就是两点:

一、高质量的服务

哈根达斯的店面大同小异:坐落于最繁华商圈的大商场,一个高大的门头,巨大的 logo,宽敞明亮的店面,干净整洁的吧台,一尘不染的落地窗;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高级。

哈根达斯店面

在这里哪怕是点一份最基础的套餐,也会有青春靓丽的服务生微笑着接待你,这些产品之外的附加服务的价值不说值回票价吧,起码为之买单的时候不会那么肉疼。回到产品本身,精致的摆盘,甚至还会配上刀叉,即使不拍照发朋友圈也会让人身心愉悦。

反观钟薛高,楼下小卖部里买根雪糕你还想要啥服务。

二、情绪价值

装B是人类的刚需,世俗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渴望被认可。

哈根达斯能提供这种情绪价值的根本原因还是上面的服务,他们在产品本身上面就下足了功夫,同时在产品之外也投入了大量成本,每个城市最繁华商圈的大店面以及装修,相对而言素质较高的服务人员。这些东西一方面提升了产品本身的价值,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大众对产品的认可程度,提起哈根达斯我们都知道这个雪糕不便宜。

精致的哈根达斯

大众对一个产品的认可度决定了这个产品的装B属性。

举个简单的例子:BMW。有钱人开宝马叫实力,就算没钱的开宝马也是叫装B或者是死要面子。

钟薛高就不一样了,有钱的买它叫智商税,没钱的买它更惨:叫又穷又傻。

当然肯定也有人就是喜欢钟薛高的口味才选择他,估计这部分人也被这一波火烧钟薛高给劝退了。

其实所谓的高端路线,说好听一点叫厚积薄发,说不好听一点叫放长线钓大鱼,叫割韭菜。

我们可以去查一下那些知名奢侈品牌的发家之路,起初都是在产品本身上下大功夫,做好产品之后开始做品牌,做品牌需要大量的投入,等品牌被认可之后才开始讲格调,开始收割。

这双破鞋之所以能卖 1850 刀,因为巴黎世家的牌子能值 1849 刀;

现在再回看一下,或许钟薛高压根就没想去做什么高端品牌,人家的初心可能就是当个刺客以小搏大,就是吃准了你拉不下脸来把拿到柜台的雪糕再放回冰柜,就是吃准了你感觉付钱付得慢一点都会感觉被人嘲笑。

发布于 2025-09-01 20:28
收藏
1
上一篇:茅台冰淇淋奢华升级,价格比哈根达斯还贵,甜中带酒香,口感非凡 下一篇:网红雪糕测评,醇厚浓郁一触即爽,高热量诱惑难挡,一尝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