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元机票背后的限制,是航空公司让利良策还是营销噱头?”

“0元机票背后的限制,是航空公司让利良策还是营销噱头?”"/

“0元机票”活动,到底是真正的让利,还是吸引眼球的营销噱头?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答案往往是复杂的,通常是两者兼有,但噱头的成分有时会比较大。
以下从几个方面分析:
"一、 可能是“让利”的体现:"
1. "促销手段:"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航空业,0元机票是最极致的促销方式之一。航空公司可能确实希望通过这种方式: "抢占市场份额:" 吸引对价格极其敏感的旅客,尤其是周边游、短途旅行市场,快速增加客流量。 "推广特定产品/目的地:" 例如,推广新的航线、冷门目的地、度假产品套餐(通常0元机票会附带酒店或其他服务)。 "清理库存:" 在航班计划调整、淡季或飞机即将退役时,以极低价格(甚至负成本)销售剩余座位,避免更大的损失。 "培养用户习惯:" 让用户体验并习惯某航空公司的服务,为未来正常价格或其他产品的购买打下基础。
2. "部分真实优惠:" 有些“0元机票”活动确实建立在一定的成本基础之上,例如: "高额燃油附加费:" 燃油费是航空公司的固定成本,有时会被分离出来作为附加费收取,使得机票基础票价看起来是0元。 "强制

相关内容:

春节假期过后,航空公司迎来传统淡季,机票价格大幅下降,一些低价机票中甚至出现了“0元机票”。实际上,“0元机票”或一些低价机票的使用存在很多限制条件。票面价格0元只是不含税的价格,用户在下单支付时,需要根据不同航司和里程,支付含税的总价。另外,可能还会遇到托运行李收费、机上餐食收费等情况。那么,购买和使用低价机票需要注意什么?

“0元机票”并非一分钱不用花

使用有诸多限制条件

在深圳工作的唐女士去年在第三方平台刷机票时,无意间发现了“0元机票”的广告。当时她先选择航线,然后好友助力,之后在规定的时间去抢购。按照提示要求完成操作后,她看似顺利地买到了所谓的“0元机票”。

唐女士表示,本来她要从成都去往徐州,但机票的目的地并没有徐州这一选项,只能改到南京,下飞机后又迂回返程。此后,她又参加过多次“0元机票”的秒杀活动,再没成功过。

△小唐参加的多次秒杀活动(受访者供图)

一些网友也在社交平台上反映,购买国外航空公司的低价票遇到过问题。比如,广东的杨先生曾在社交平台上私信告诉记者,他曾4次买到同一国外航空公司的“0元机票”,随后发现,该小程序已经禁止他登录。

△杨先生讲述被“拉黑”情况(社交平台截图)

国内某旅行平台公共事务高级经理刘婷告诉记者,春节假期过后,“0元机票”再次在社交平台热了起来。根据本周最新的出行数据显示,旅游客源占比明显降低,因此部分旅游路线会出现低价票的情况。

刘婷解释道,从数据来看,本周内出行旅客主要有三种:

一是延迟返工的旅客,热门出发地为海口、三亚、昆明、哈尔滨等;

二是公商务旅客,热门出发地为上海、广州、北京、成都、深圳等;

三是返校学生,出发地覆盖较广。

刘婷表示,“0元机票”不一定是航空公司放出,也可能是相关代理或者平台在航司机票基础上进行的补贴。

△某航空公司0元促销信息(官网截图)

河南某销售代理商李女士告诉记者,“0元机票”作为促销的形式基本是在赔钱赚吆喝。“年后到4月份之前会有淡季促销,但也不可能一架飞机100多个座位都有‘0元购’,可以搞三五个座位‘0元购’,其他的座位挣钱就行了。”

李女士进一步解释,“0元机票”或者一些特价票,往往都有苛刻的使用条件。“0元机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0元,只是机票0元,需要含机场建设费、燃油附加税,如去国外可能还有清洁税。

“国内现在机场建设费50元,燃油附加税70元。所以,抢到‘0元机票’,还得再交120元。此外,廉价航空的“0元机票”有很多限制,可能需要完成任务,可能时间非常不好。0元是一种促销方式,基本上很难抢得到。”

专家:航司要对消费者

起到充分告知义务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航司以低价形式让消费者得到实惠,也要注意在投放广告的同时应该对消费者起到充分告知的义务。

陈音江解释,既然开展“0元机票”的活动,就应当按照宣传来兑现承诺,如果“0元机票”是附带其他条件的,应当把有其他重要利害关系的信息也同时真实、全面、准确地告知消费者。只告知低价的部分,另一方面又多收其他的费用,这样明显是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行为。

“0元机票”纠纷通常涉及到消费者权益保护和航空公司的促销策略。陈音江建议,消费者在选择“0元机票”时要提高警惕,避免购买存在虚假宣传或欺诈行为的商品或服务。“消费者不要盲目听信商家的宣传,一定要事先核实了解航司推出产品相关的信息,包括使用的规则、范围、条件,否则会影响行程。确实遇到问题的,消费者可以及时收集证据,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记者丨江晓晨

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发布于 2025-08-30 07:28
收藏
1
上一篇:春捂有期限!医生揭秘春捂到何时最适宜,实用穿衣指南同步发布 下一篇:机票大甩卖惊现低价潮,航空业“要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