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笔记·清朝牛人短故事(19),扬州盐商的财富传奇,乾隆帝的亲身见证

读史笔记·清朝牛人短故事(19),扬州盐商的财富传奇,乾隆帝的亲身见证"/

这是一篇关于扬州盐商财富与乾隆皇帝经历的读史笔记,符合您的要求:
---
"读史笔记·清朝牛人短故事(19)|扬州盐商有多富?看看乾隆帝的遭遇就知道了"
清朝,尤其是康雍乾盛世时期,国力强盛,社会相对稳定,但也催生了一批惊人的富裕阶层。其中,扬州盐商便是“首富”群体中的翘楚。他们凭借对盐这个“国家专利品”的垄断经营,积累了远超寻常富商乃至许多官员的家财。那么,扬州盐商究竟有多富?乾隆皇帝南巡时的“遭遇”,或许能给我们一个最直观的答案。
乾隆皇帝一生六次南巡,其中多次驻跸扬州。扬州盐商们深知“天子脚下”的机遇,更是将“待客”二字发挥到了极致。他们明白,皇帝的每一次到访,都是展示自己财富、博取皇帝欢心、甚至影响未来盐业生意的绝佳时机。因此,每次乾隆南巡,扬州的盐商们都会使出浑身解数,极尽奢华。
"奢华的“迎来送往”:"
"盛大的接驾仪式:" 乾隆一行刚进入扬州地界,远在数十里外,盐商们便已备好仪仗、鼓乐,沿途铺陈鲜花、绸缎,甚至动用巨船迎驾,场面极其

相关内容:

王麓/文

盐商的财力

乾隆帝曾到扬州去巡视,负责接待的是扬州一个姓江的大盐商。

一天,乾隆帝去游览大虹园,走到一个地方时,随口对随从说,这个地方景色不错,可惜少了一座喇嘛塔。

盐商听后,把乾隆帝的随从请来,奉上万金,请他们把喇嘛塔的形状、构造等画出来。然后,找来工匠、准备材料。一夜之间,大虹园内出现了一座巍然耸立的喇嘛塔。

乾隆帝戎装画像。

第二天,乾隆帝又去大虹园散步。走到昨天那个地方时,被眼前的喇嘛塔惊呆了。他以为是假的,专门走到近前查看,的确是砖石砌成的塔。

对于有财力的人来说,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做不到的事。

敲竹杠

道光末年,通州人王广荫任工部尚书。

一天,在上朝路上,他遭遇了一起离奇的“碰瓷”事件。

大家都知道,上班是一件比较着急的事。王广荫乘的轿子在路上疾行,前面出现了一辆骡车,慢吞吞地走着,就像在自家院坝里散步。

王广荫的轿子没法“超车”,在前面骑马开路的仆人挥舞着鞭子对前面骡车随行的仆人说:“劳驾,麻烦你们让一让。”

骡车仆人大怒道:“咋了?你要打王公家的人?”骡车中一个头戴珊瑚顶子的人掀开帘子骂自己的仆人:“住口!这是工部王大人,赶紧让路。”

王广荫的墓牌坊。

王广荫一听这声音,就知道这个王公是世袭贵族,很穷很狡猾。赶紧下来向王公谢罪,王公满脸笑容,拉着王广荫的手嘘寒问暖。

王广荫下班回家不久,那个王公的仆人和另一个跟班找上门来。

跟班说,这个仆人早上在路上得罪了王大人,王公把他送来请求责罚。不过,这个仆人身体很差,一路上已经吐了几次血,请赐医药费。

王广荫顿时明白了一切,但没办法,惹不起世袭贵族,只要赠送了一大笔钱财给王公,这事才算了结。

穷宰相

乾隆、嘉庆时的名臣朱珪,身居大学士(相当于宰相)高位,但他为官清廉,又没人敢给他送礼,日子过得很是清苦。

朱珪画像。

一天,他到关系要好的另一大学士裘日修那里去聊天。说着说着,朱珪叹了口气说:“唉,我太穷了,咋整哦!去年冬天皇上赐给我的貂褂,我都送到当铺去了。”

裘日修笑着说:“你啊,天生的穷命,就不要埋怨了。我刚从户部领了一千两伙食补贴,你可以开开眼界。”

裘日修叫人把银子放在茶几上。朱珪面色沉重,眼睛直愣愣地看着眼前的这堆银子。忽然,他站起身来,抓了两锭银子,转身快步走了出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穷不可怕,一定要有有钱的朋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发布于 2025-08-29 23:13
收藏
1
上一篇:盐商辉煌,扬州城历史名片背后的盐业传奇 下一篇:日本三景风光小览,探寻日本自然与人文的极致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