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隋忠伟 厉昕月
视频加载中...
“这枸杞酥入口是清甜,咽下去还有淡淡的药香,完全颠覆了我对‘中药食品’的印象!”8月26日,在山东港口医养集团日照港口医院打造的“港融有方”中医药生活体验馆内,刚尝完特色茶点的市民张女士,忍不住向记者分享自己的感受。当年轻一代追捧 “朋克养生”,这家藏在医院里的体验馆,正以“中医药 +”的创新形式,让“中医生活化”从抽象概念变成可触可感的日常。

舌尖上的经方:从药房到餐桌的美味蜕变。
下午2点,记者推开体验馆大门,最先扑面而来的是弥漫满屋的复合香气:陈皮的温润、枸杞的清甜、茯苓的醇厚交织在一起,让人瞬间忘却传统药房的苦涩印象。吧台后的展柜里,“有方”五色食养花酥排列成诗,青赤黄白黑五种色调对应肝心脾肺肾,正是《黄帝内经》五色养生理论的生动呈现。
“这可不是普通茶点,每一款都藏着‘中医智慧’。”营养科李医生拿着一块青色枸杞酥向记者介绍,为了平衡药材功效与口感,中医科与营养科团队花了整整三个月调试配方:“就说这枸杞酥,我们反复调整枸杞与面粉的比例,既保留了枸杞明目的作用,又做到了入口即化,连不爱吃中药的小朋友都能接受。”

展柜旁的菜单板上,“四季养生” 主题格外醒目:夏季的乌梅陈皮饮能解暑降温,秋冬的川贝烤梨可润肺止咳,还有年轻人热衷的 “中药奶茶”“中药咖啡”—— 桂圆姜枣奶暖身驱寒,玫瑰洛神饮养颜润肤,决明子拿铁则把“朋克养生” 变成了真健康。记者点了一杯山楂茯苓饮,酸甜口感中带着茯苓的绵密,“原来养生茶也能这么好喝!”
手边的养生:把 “治未病” 戴在身上、捧在手心
体验馆另一侧的文创区让记者眼前一亮。货架上,填充着艾叶、薄荷、丁香的中医药香囊错落摆放,工作人员拿起一个递给记者:“这香囊不仅能驱蚊,薄荷和丁香的香气还能提神醒脑,不少上班族一次买好几个放在办公室。”
更具巧思的是 “助眠手串”——酸枣仁、合欢花被精心串在棉绳上,戴在手腕上轻嗅,淡淡的药香让人瞬间平静。旁边的展架上,印着人体经络图的马克杯、刻有“当归”“薄荷”等药草名的木质书签,将中医元素与日常用品巧妙融合,让养生从 “实用” 延伸到 “审美”。

“来杯山楂茯苓饮,再带个健脾香囊!” 正在结账的港口职工小李是这里的常客,他告诉记者,以前总觉得养生是 “老年人的事”,还特别复杂,“现在喝着茶、戴着手串就把健康顾上了,同事们都抢着来体验。” 墙上的标语 “让当归不再只在药方里,让枸杞不止出现在保温杯”,恰好道出了体验馆的初心——让中医融入生活细节。
老少共体验:中医文化“活”在烟火气里
下午3点,体验馆里渐渐热闹起来。社区的王大爷带着孙子坐在桌边,手里拿着药材图册,教孩子辨认陈皮、茯苓:“以前我总跟孩子说‘药食同源’,他听不懂,现在来这里一看、一尝,就明白中医离我们一点不远。”

另一边,几位年轻妈妈围着营养师咨询:“孩子不爱吃饭,哪种山楂糕适合他?” 营养师耐心讲解:“可以选低糖款的山药山楂糕,山药健脾,山楂开胃,孩子吃着安全,还能帮着调理肠胃。”现场还有不少老年人点上一壶养生茶,边喝边交流中医养生经验,热闹得像个 “社区养生沙龙”。
中医药的现代化,不是把古籍束之高阁,而是让它走进厨房、融入日常。 当养生茶取代碳酸饮料,当药膳糕点成为茶歇新选,这座藏在医院里的 “中医药生活体验馆”,正以最亲切的姿态,让更多人读懂 “治未病” 的古老智慧,让国潮养生真正成为生活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