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白宫,大家都知道是美国总统住的地方,可你知道吗,这房子最初根本不叫白宫,连颜色都不是白的。它从一栋普通的灰色建筑,变成现在的 “白宫”,背后藏着一段跟战争有关的往事。
1792 年,美国刚独立没多久,开国总统华盛顿决定在波托马克河畔修一座总统官邸。当时的设计师是爱尔兰人詹姆斯・霍班,他参照爱尔兰的皇家建筑风格,设计了一栋三层的灰色砂石建筑,看着庄重又大气。1800 年,第二任总统亚当斯成了第一个搬进去的主人,那时候这地方还没正式名字,大家都叫它 “总统府” 或者 “行政官邸”。
好景不长,1812 年美国和英国又打了起来,史称 “1812 年战争”。1814 年,英军打进华盛顿,一把火点燃了总统府,连屋顶都烧塌了,墙壁被熏得漆黑。等英军撤走后,人们看着黑乎乎的废墟,本想干脆拆了重建,可当时美国刚建国没多少钱,只好想着先修修凑合用。
修复的时候,工匠们发现被烟熏黑的墙壁特别难清理,刷了好几遍白漆都盖不住。有人出主意:用白色的石灰浆把外墙整个刷一遍。没想到这招还真管用,黑色的烟渍被盖住了,建筑重新变得干净整洁,远远看去一片雪白,特别显眼。从那以后,大家就开始顺口叫它 “白宫”(White House),虽然这时候还不是官方名字,但老百姓都这么叫,慢慢就传开了。

真正让 “白宫” 成为正式名字的,是第 26 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1901 年他上任后,觉得 “总统府” 这名字太普通,又想到大家早就习惯叫它白宫,干脆在给政府部门的文件里正式用了 “白宫” 这个称呼,还把总统办公室的信笺抬头也改成了 “白宫”。从这时候起,“白宫” 才算名正言顺地成了这栋建筑的官方名字。
有意思的是,这栋建筑的颜色也不是一直雪白。后来人们发现,单纯的石灰浆不耐用,下雨会冲掉,还容易长青苔。到了 1902 年翻修时,工匠们换成了更耐用的白色油漆,里面还加了特殊的颜料,能抵抗风雨侵蚀。现在的白宫外墙,每年都要刷一遍白漆,用的油漆量能刷满 2000 多平方米,光是刷墙就得花好几个星期。
其实在国外,很多国家的总统府都有自己的特色名字,比如法国的爱丽舍宫、英国的唐宁街 10 号。但白宫的名字最直白,就因为它是白色的。不过这白色背后,藏着美国早期的一段狼狈历史 —— 被英军烧过的痕迹,被一层又一层的白漆盖住了,却成了这栋建筑最鲜明的标志。
现在去华盛顿旅游,远远就能看到那栋雪白的建筑,导游会告诉你这是白宫。可很少有人知道,它最初是灰色的,还被烧得黑乎乎的。就像人会在经历中改变一样,一栋建筑的名字和颜色,也藏着一个国家的成长故事。这大概就是白宫最特别的地方 —— 它不只是总统的家,还是一段历史的 “调色板”,用白色盖住了过去的伤痕,也迎来了新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