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陆军成立于1947年,其原型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殖民时期。在当时,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加尔各答设立了以印度人为主的军事部门,其核心军官主要以英国人为主,自此印度军队中就开始弥漫着非常很浓重的英式军队风格。

印度陆军人员
英国军队属于海洋系国家的军队,他们的等级制度比陆地系国家的军队要严格得多。举个例子,同属海洋系军队之列的美军,在军官、士官和士兵在业余时间中是很少有过多私交的,军官就是军官,士兵就是士兵,在一些大型的军事基地内(比如近日丑闻频发的胡德堡基地),就连进行联谊的俱乐部都得区分军官俱乐部、士官俱乐部和士兵俱乐部,如果条件只允许有一个俱乐部存在(比如2019年开建的尼日尔空军基地),那么其座位也肯定会按照军官-士官-士兵的顺序进行拜访,即军官座位靠近吧台,士官座位靠近角落,士兵座位则在俱乐部入口处附近。

印度陆军特种部队
印度独立之后,军队却依然保留着过去印度军队的诸多传统。这些传统主要以海洋系国家军队传统为主,虽然严格,但是程度还能够让人接受,不过由于印度种姓制度的冲击,这种海洋系军队的传统自英国统治印度时期就变得极为畸形了,不仅士兵对领导唯唯诺诺,军官则高高在上,不跟士兵说一句命令以外的话,甚至在印度陆军中还出现了“蝙蝠侠”这样的兵种。

不知道是军人还是警察,反正是挺胖的
所谓“蝙蝠侠”,实际上指的就是勤务兵。勤务兵么,哪个国家的军队中都有,不过印度陆军的勤务兵与其他国家军队的勤务兵不同,印度陆军的勤务兵更像是军官的奴仆,专门伺候军官,像端茶倒水这样比较常规的就不说了,比较离谱的任务是为军官摇扇子、洗袜子、按摩等。如果军官的军靴脏了,那么这些勤务兵就有了新任务:将军官的军靴擦干净。由于在擦军靴过程中,这些勤务兵的双手难免沾上鞋油将他们的双手涂黑,这远远看上去就像是戴着蝙蝠侠的手套一样,因此印度陆军的其他士兵都习惯称其为“蝙蝠侠”。

印度街头擦皮鞋的相片,拍摄者为西方游客,他们觉得这有损于人类的尊严,因此没有拍擦鞋工的面部。
一般来讲,“蝙蝠侠”这个岗位只属于低种姓士兵,从印度教教义来看,皮革是“污秽事物”,与“污秽事物”相关的工作只能由低种姓的贱民来完成,与之类似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屠夫、挑粪工、专职清理厕所的保洁等。

相关艺术品
2017年1月中旬,印度陆军的一名“蝙蝠侠”通过社交媒体,指责印度陆军中的这项制度,称勤务兵就是军官的奴仆,这让他毫无尊严可言,如果他早知道参军是这样的结果,那么他宁愿选择不加入印度陆军。社交网站上其他的用户也纷纷对此表示赞同。很快,这项指责就发展成一股浪潮,诸多印度军人都联名抗议这离谱的制度,这项浪潮的标志图标,则是在红色背景下擦皮鞋的双手。这个图标在我们看来是比较隐晦的,但是按照西方的文化观念来看就很直白了:红色代表掌控武力的军队,擦鞋的双手代表“蝙蝠侠”,连贯起来的意思就是印度军队中的擦鞋工。

这场浪潮的图标
由于这股浪潮声势浩大,最终印度国防部部长A.K.安东尼(A K Antony)不得不做出回应,他给出了两个方向,第一个是设立一个名为sahayaks(帮手)的职位,其本质上的工作还是伺候军官;第二个方向是让军官雇佣平民来完成这些工作,并将这个花销算到军费之中。当他提出这两个方向后骂声一片,最终此事以取消勤务兵岗位,军官杂事自理结束。

印度军队
虽然官面儿上这个事情被解决了,但是在印度军队中留存了近两百年的制度绝不可能一下子就被废除,因此印度军队中依然有少数“蝙蝠侠”存在。另外,在印度,军人不是一个职业而是一个阶级,有不少青年参军的初衷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比如一个服役了20年的印度士兵,他的工资可以达到1300美元/月且拥有各种完善的社会保障(2018年数据),这在印度绝对属于高收入了。为了确保能够一直在印度部队中服役,一些低种姓的士兵会主动巴结军官,结合上述的离谱制度,他们会主动成为“蝙蝠侠”,去干一些只有奴仆才会去做的“工作”,所以“蝙蝠侠”这一兵种还会存在一段时间。

印度陆军的宣传照
2020年2月20日,印度陆军总司令纳拉万(MM Naravane)再次强调了印度陆军的那姆精神(Naam),称印度陆军会对来自全印度全阶级的士兵一视同仁(“全印度全阶级”就是All India All Class,这在印度是一句很响亮的口号,也就是AIAC),仅凭功勋来提拔军人。但是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印度陆军离“对来自全印度全阶级的士兵一视同仁”这一目标,似乎还有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