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多米高的旗杆号称“世界最高”,杆上飘扬阿联酋国旗长40米,宽20米,总面积达800平方米,这面旗帜面积不小,号称“世界第一”。

深圳有个民俗文化村,是深圳的著名景点;无独有偶,阿布扎比也有个民俗村,是阿布扎比的著名景点;这个民俗村中还有阿布扎比博物馆,位置就在那个最高大旗下面。

眼前这个阿拉伯水壶不够大,在阿联酋有很多比这大的水壶雕塑。一进民俗村,就有一个向外倒水的阿拉伯大壶雕塑,象征阿拉伯人的古老传统。在水比金子还贵的戈壁沙漠中,水就是命,酷热的天气下,如果你长时间没有水喝,很快丧命;如果能喝上一口甘冽的淡水,那就能救你一命。
在发现石油之前,阿联酋的阿拉伯人多为游牧民族,阿拉伯人会在家门口放上水壶,为过路人供水喝。
虽然阿布扎比是阿联酋降水量较高的酋长国,但是民俗村里这口井,仍然说明古代阿布扎比人对水的重视,以地下淡水维持生存,水井至关重要。
民俗村饲养羊、牛、马、骆驼、骡子、鸡鸭等家畜家禽。阿联酋是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是国教,绝大部分居民是穆斯林。按照古兰经规定穆斯林饮食范围和习惯,禁食猪、马、骡、驴、狗、蛇、火鸡、自死肉、浮水鱼以及一切动物的血;禁食虎、狼、狮、豹、熊、象、猴、鹰、鹞、鸷鸟猛兽;禁吸鸦片,禁饮酒。一般阿拉伯家庭是席地用餐,传统观念左手不洁,吃饭时必须右手将食物送进口里。递送东西给他人(端水、递茶),或者是接别人递送过来的东西时,必须要用右手,否则就是极大的不恭敬。这种传统和印度教非常相似,不知道是谁影响谁?
村内有一个小型的博物馆。有各种传统民俗展示。这位工匠正在展示传统的“古法制陶”,虽然语言不通,但我还是比划着和他聊了几分钟。民俗村还有传统的露天集市,身着传统阿拉伯民族服装"黑袍"的妇女,只露一双眼睛在外面,出售各种旅游纪念品。有银器店、珠宝店、面料店、家具店、装饰品店、香料店等。“香水是属于阿拉伯的”并非故弄玄虚,是真实描绘。阿拉伯居室焚烧熏香,女宾出行前会用外层斗篷轻轻撩拨烟雾,让香气遍布全身。檀香木香水代表对远道而来的宾客衷心欢迎!
阿布扎比这个民俗村与深圳的民俗文化村相比较,那是小巫见大巫,只能算是微缩版本。

阿布扎比的海滨非常美丽,海水清澈见底,交织着淡蓝和浅绿。阿布扎比的海湾会举行水上运动赛事,F1赛艇、舢板、帆船、皮划艇等许多水上运动在阿布扎比都开展得非常成功。亲眼目睹有钱的“富二代” 或“富三代”在海上“飙”飞艇,速度飞快,一条白线飞驰而去。

阿拉伯人古老的"茅草房",由院落、客厅、卧室以及储物间组成,房间地上沙子铺地毯,中间是桌子,旁边是床等。
发现石油以前,阿联酋的经济支柱是珍珠。1966年发现石油,使这个国家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头顶一块布,全球我最富。”阿联酋实行免费医疗制度、免费教育制度,也不用像当年贫穷时海上打劫,社会治安很好。阿联酋有椰枣树4000万棵以上,年产椰枣上百万吨。椰枣是阿拉伯民族赖以生存的最原始食品,有人体所需的绝大部分营养,包括7种以上的维生素,而且有抗癌功能。一个人每天食用6个椰枣就能生存。我们下榻的阿布扎比酒店,免费提供阿联酋椰枣,我每天进出都要吃几个。在这些沙漠阿拉伯国家,看你有没有钱的标准就是看绿树多不多?民俗村树很多,看来不差钱。距离民俗村不远就是阿布扎比著名的滨海大道,10多公里大道有高大的桉树、椰枣树和灌木树丛,还有各具风格的小花园、绿草地和喷水池,与路旁的湛蓝大海融成一片。阿布扎比市区和郊区的绿化地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把整个阿布扎比给淹没,被称为"花园之城"。像深圳一样,滨海大道靠着海边有一片红树林。红树根系分为支柱根、板状根和呼吸根,具有从沼泽性盐渍土中吸取养料的天赋。一棵红树的支柱根有30余条。这些支柱根像支撑物体最稳定的三脚架结构,所以红树林能抗风防浪,组成独特的红树林海岸。天然的红树林引来了许多鸟类以及生物,成为了它们的栖息地,这片红树林是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这个民俗村位置极佳,从民俗村里遥望对岸,可以看到海对岸阿布扎比城的美丽海景。海滩很美,我们从右至左,又从左至右,在长长的沙滩上踱步。俄罗斯和埃及行的好友粤华、鲁海、老伴和我,其乐融融,在阿布扎比民俗村海滩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