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变嘉兴 文化地标③」沪昆线嘉兴站,昔日老地标焕发青春风采”

“「蝶变嘉兴

這是一篇以「蝶變嘉興 文化地標③」為主題,聚焦於沪昆线嘉兴站的文章構想:
---
"「蝶變嘉興 文化地標③」"
"沪昆线嘉興站:老地標正青春"
在嘉興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坐落著無數標誌性的建築與場所。它們或許是歷史長河中留下的印記,或許是時代前進的見證。而今天,我們要探訪的這個地標——沪昆線嘉興站,正是這樣一個承載著嘉興鐵路交通發展史,並在「蝶變」中煥發新生的城市名片。
"歷史印記:鐵路脈絡中的樞紐"
提及嘉興的鐵路,沪昆線嘉興站無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它始建於某個時代(可根據實際歷史填寫,例如:伴隨著浙赣鐵路的建設,嘉興站應運而生,成為當時南來北往的重要樞紐),最初或許是簡潔的樓台式站房,面對著車水馬龍的鐵道。在多年的

相关内容: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编者按:

文化,是城市的根和魂,积淀着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地标,犹如城市的年轮,镌刻着城市的历史和记忆。

令人惊艳的地标,正是嘉兴城市文化的影子,像是时光里的界碑,标注着着不同时代的文化变迁。

陶土色的马家浜文化博物馆,仿佛从土地中生长而出,重构着七千年前的先民聚落;1:1复原的嘉兴火车站老站房,让百年前的红色记忆在这片土地上重现;绽放在秀湖畔三叶草——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让公共文化的阳光雨露播撒百姓心田;一个个文化礼堂,在田间地头让文化惠民活动遍地开花……地标,让文化可触可感,文化,让人们生活丰满。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人心往之,城必兴焉。

即日起,读嘉新闻客户端推出“蝶变嘉兴 文化地标”系列报道,让我们跟着一个个文化地标,读懂嘉兴的城市文化。

一座百年火车站,一段城市发展史。

火车站是一个城市的窗口,车站百年的历史就是嘉兴发展史的缩影。百年前的嘉兴火车站,是从上海到嘉兴贯穿“一大路”的重要节点,在两地之间打通一条红色根脉。它历经百年变迁,见证嘉兴发展,是这座城市的交通枢纽,文旅地标。

如今,沪昆线嘉兴站涅槃重生,主要交通和商业功能收置于地下,利用腾出地面空间打造人居和谐的生态空间,给嘉兴带来一个绿色的城市中心、一个“森林中的火车站”。

【打卡地标】

秋天的太阳,温暖而不耀眼。阳光打在嘉兴火车站南北站房屋顶的光伏板上,12万块光伏组件纵横错列尽情吸收着太阳的能量;阳光打在火车站复建后的老站房上,3942块“建党百年”砖嵌入其中印鉴着初心;阳光打在每一位行色匆匆的过客身上,这座“森林中的火车站”不只是交通中转站,更成了城市的文化地标。

今年6月25日,完美蜕变的嘉兴火车站正式启用,运输承载力成倍提升,新站启用后日均增加约30趟班次列车。整个火车站区域成为一个35.4公顷的城市绿洲,一个集绿色、人文、历史于一体的交通商务综合体,全面提升了嘉兴的中心城市品质。

【走读文化】

“我们身后的这座站房是根据1909年建成的站房异地仿建而成,它见证了1921年‘一大’代表来到嘉兴。”嘉兴籍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岳钦韬是一个资深火车迷,从小就喜欢在铁路边看火车。如今他也成为嘉兴火车站建设的深度参与者,为设计单位提供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图文原始资料,并参与了火车站的空间规划,对新时代“重走一大路”项目的走向等进行了策划和调整。

在岳钦韬看来,嘉兴火车站既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地标,也是铁路文化的重要场所。铁路跨越山川河流、连接乡村城市,展现出不同时期的技术和工业发展的水平。作为大型交通工具,列车的运行与经济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大事相伴,是时代的见证者。

嘉兴火车站穿越历史烟雨,见证时代变迁,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9年。当年,沪杭甬铁路沪杭段全线贯通,嘉兴火车站于当年2月建成投入运营。1921年夏天的一个上午,一列火车鸣着汽笛,载着一群有志青年来到嘉兴火车站。他们,就是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

“为什么是嘉兴?有历史的偶然性,更有历史的必然性。”站在老站房内,看着展览中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岳钦韬颇多感慨,“嘉兴与上海地域相连、人文相融。近代以后,两地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往来日益密切。与此同时,嘉兴的反帝爱国革命走在了江南地区的前列,抵抗西方经济侵略的拒款保路运动实现了沪、嘉两地铁路的相通,辛亥革命光复嘉兴的革命群体创办了嘉兴乌镇人王会悟就读的学校。嘉兴成为红船起航地,蕴含着偶然性中的历史必然性。”

历史的滚滚洪流曾在嘉兴站留下一个又一个印记。1936年,嘉兴站始发终到列车增加到12趟,嘉兴一跃成为当时江南地区的“四大铁路枢纽”之一,而且还是浙江省历史上第一个铁路枢纽。1937年淞沪会战中,嘉兴火车站遭遇了侵华日军的轰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嘉兴站的货运吞吐能力持续增强。然而随着交通迅猛发展,火车站已“力不从心”,难以承载新时代嘉兴日新月异的发展需求。2020年,嘉兴启动了“百年百项”工程和“十大标志性工程”建设,将嘉兴火车站作为连接百年党史的红色纽带和重要的民生工程。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火车站,不只是为了迎来送往,更是为了感受红色文化。从复建的1921火车站站房出发,经老火车站(炮楼)、宣公路、宣公弄、宣公桥(原东门桥)、环城东路至狮子汇渡口、登船至湖心岛(红船),延伸至南湖革命纪念馆,在行走中真切感受建党百年的壮阔历程。

新时代“重走一大路”将红色遗存串珠成链,让城市文化鲜活起来。

【记者手记】

一座火车站,承载城市文化情怀。不管是商务、学习或是旅游,我们都或多或少地和火车站打过交道。火车站作为城市窗口,无疑是最重要的地标之一。

嘉兴火车站,留下了无数嘉兴人弥足珍贵的美好记忆。它是中国近现代铁路文明的承载者和见证者,也是这座城市大步向前的厚重史书。

认识一座城市,从火车站开始。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游客,可以从这座“森林中的火车站”认识蝶变跃升的嘉兴,也期待未来有更多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标能被唤醒,提升城市的创新活力和吸引力。(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部分图片为读嘉资料图片)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发布于 2025-08-26 13:58
收藏
1
上一篇:探寻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岁月流转中的诗意栖息 下一篇:2022乌镇峰会特辑,桐乡公交线路及长途客运班线调整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