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打工人谁还没在抽屉里囤过几块驴打滚?
最近北京护国寺小吃推出的减糖版豆面卷直接卖断货,老字号传统点心靠改良配方杀入网红零食赛道。
这波操作既保住了糯米点心的灵魂,又治好了年轻人的健康焦虑,老手艺整新活算是整明白了。
看这配料表玩的花活,低甜度的麦芽糖醇替代蔗糖,山药粉增加膳食纤维,连黄豆粉都分出了无麸质版本。
最狠的是冷冻技术,零下18度锁鲜30天,打工人早上从冰箱抓两块塞包里,开完会咬一口还是现做的软糯劲。
传统工艺里泡糯米要三天三夜,现在改良成高压渗透技术,省了七成时间照样能捶打出两厘米的拉丝效果。
有老师傅坚持石磨黄豆粉,说是机器磨的粉太细反而吃不出落雪簌簌的口感,这种死磕劲反而成了卖点。
南方小伙伴最近也在组局搞南北点心battle,上海青团裹上东北豆面,广东糯米鸡夹着驴打滚馅。
混搭吃法意外带火了好多冷门老店,苏州观前街卖麻团的铺子连夜研发艾草驴打滚,日销量翻了三倍。
便利店冷柜现在全是跨界联名款,711的抹茶驴打滚冰皮月饼上架当天就被扫空,打不过就加入这招玩得溜。

说真的这些老点心能翻红,还不是踩准了现代人既要又要的命门?
想吃碳水又怕胖,无糖版安排上。
图方便还想要仪式感,独立包装配蒸笼布。
就连健身党都找到借口,说驴打滚的糯米蛋白比鸡胸肉好吸收。
最绝的是文化牌打得飞起,00后现在带驴打滚当国潮伴手礼,比拎星巴克月饼有面儿多了。
网友辣评:以前嫌驴打滚土,现在真香!
上周团建带去办公室,95后妹子说比马卡龙高级,法国回来的总监追着要购买链接。
就冲它能让我在甲方爸爸面前装文化人,这钱花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