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托运”与“锁座”策略,民航市场化进程中的新趋势

“无托运”与“锁座”策略,民航市场化进程中的新趋势"/

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但需要更细致地分析。“无托运”和“锁座”这两个现象确实与民航市场化改革和竞争加剧有密切关系,但它们的表现形式和影响是复杂的。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 "“无托运”(或称“托运可选”):" "市场化驱动:" 在过去相对垄断或管制较严的市场下,托运服务常常是“捆绑”销售,或者选择有限。市场化改革引入了更多竞争者(如低成本航空公司 LCC),这些公司为了吸引对价格敏感的旅客,往往将托运行李作为可选服务,并提供按件收费的灵活选项。这迫使传统航空公司也调整策略,提供更灵活的托运选择,甚至出现完全可选的服务。 "效率与服务多样化:" 从航空公司角度看,无托运或可选托运有助于更好地管理行李处理成本和效率,减少不必要行李对飞机性能和燃油消耗的影响。同时,也满足了不同旅客(如商务旅客可能更倾向于随身携带,休闲旅客可能需要托运)的需求。 "旅客体验:" 对旅客而言,这意味着更大的灵活性和潜在的成本节约(如果选择不托运或按需托运更便宜)。但也可能带来不便,如果需要托运但发现服务受限或价格过高。 "竞争结果:" 这是航空公司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应对竞争而采取的策略之一。
2.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原标题:“无托运”“锁座”也是民航市场化的表现

近期,“飞机锁座”一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热议。不少旅客反映,购买机票准备线上值机选座时,大量座位被“锁定”,前排、安全出口、靠窗和靠过道等较为舒适的座位几乎无法选择。各家航空公司均未明确“锁座”的规则和比例,对于不同旅客购买选座服务时的规则和定价标准也没有详细说明。

航空公司能不能锁座?这个答案是明确的。现行民航法规并没有限制航空公司对客舱座位的管理和分配,只要求保证已选定座位旅客的权益。航空公司将座位提前锁定对旅客进行售卖,并不存在违法行为。国际民航市场当前通行惯例是,世界各国航空公司都会根据自身规则设定,对航班座位进行有条件的释放和售卖。

民航业是我国国际化和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在企业管理和经营理念上借鉴“他山之玉”无可厚非。既然现行民航法规并无约束,航空公司通过锁座并进行售卖,以期增加营收的逻辑也就合理起来。

当然,旅客当前的质疑也并非不能理解。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对机票价格的敏感度较高,另一方面是人们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来接受固有事物的变化。也就是说,当旅客习惯了原有服务是免费的,当这一部分服务开始收费时,必然会出现抵触的情况;以及,确实存在有个别航空公司的锁座售卖规则不符合市场规则,这与航空公司想要提供差异化市场服务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人们的基本认知中,坐飞机可以免费托运一定额度的行李。随着近年来廉价航空公司的兴起,旅客出行遇到廉航的概率开始增大,廉航秉持低价机票无免费托运行李额和手提行李限制重量尺寸的运营理念,遭到很多旅客的不解,在早期的推广过程中,也发生过很多争论。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相关知识理念的普及,旅客开始认可这一模式,并且低价折扣机票无托运行李服务,还延伸到了部分传统航空公司,成为了它们为旅客提供更细化服务的方式之一。毕竟很多人没有托运行李的需求,将“浪费”的权益换成实实在在的好处,自然就能够被旅客所接受。

这实际上就是只要票价够低,旅客就会天然地提升对航空公司服务宽容阈值。市场经济的逻辑就是以对等的价格提供对等的服务。旅客购买折扣低价机票无法选择更好的座位,但这不影响旅客搭乘他所购买的航班到达目的地。只要航空公司锁座售卖的逻辑基于此,加上当前所必须要做的加大对旅客的知识普及和推广,积极做好锁座售卖规则的告知,久而久之人们就能够理解并接受这一变化。

当然,旅客无法提前选到更好的座位,有几种情形必须说明。一是国内航班和绝大部分国内航空公司的国际航班,都允许旅客前往值机柜台值机时选择或更换座位。此种情形遵循先到先得原则,旅客来得早就可以选择那些可能在网络值机需要付费的心仪座位。国际航班非明确售卖的座位也是如此。

第二种就是如前文所述,目前大部分航空公司执行的是不同折扣票价对应不同选座区域,只要机票价格折扣比例符合要求,就可以选到更靠前的座位。这同样遵循先到先得原则,也是航空公司推广锁座售卖提升市场营收的必须准则。低折扣经济票无法选择与票价相匹配的座位的做法,才是有违市场规律的。第三种情况,则是航空公司为了节省推广费用,自家网站和APP可选座范围会多于第三方软件,这是人们关注飞机锁座问题所容易忽略的。

归根结底,民航要发展、国家交通事业要发展,市场化改革如何合理推进是首当其冲的问题。飞机锁座越来越多地引发旅客的不满,从这一小问题中就可以窥见市场化改革的难度。对于广大旅客而言,接受变化需要时间和过程。就如京沪高铁实行浮动票价,高票价的耗时短,耗时长的票价低,旅客对比起来直观,也就更容易接受。因此,让广大旅客参与到民航市场化改革中,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旅客普及市场化概念和知识。(光明网评论员)

来源:光明网

发布于 2025-08-25 23:44
收藏
1
上一篇:“无托运”与“锁座”创新,民航市场化进程中的新趋势 下一篇:光明网评论员,民航“无托运”与“锁座”现象,揭示市场化改革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