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彩云在飘荡。”云南之行,不到云南省最南端的西双版纳特别遗憾。这次“晨报号旅游班车”最后一站,把我们带到了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在那醉人的暖风中,观热带雨林、在澜沧碧水中漂流、登傣家竹楼、泡温泉,拍下了一张张珍贵的图片,留下了一串串彩色的记忆……
傣家人重女轻男
来云南之前,在昆明生活的表妹提醒我,西双版纳的天气非常炎热,让我最好带上最凉爽的夏装。来到云南,在西双版纳前面几站的导游也说,这几天西双版纳的气温高达三十八九摄氏度。心里不免打鼓,这么热的天不得把人给晒蔫了?还好,老天非常眷顾我们,下了飞机夜空飘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让人感觉十分凉爽。心想经过雨水的冲刷,第二天气温也不会太高。果然,第二天一早起来,太阳藏进了云朵里,气候宜人,感觉比较舒适,连接待的我们的傣族姑娘“杜导”都说我们很幸运。
“杜导”年轻漂亮,笑容亲切,就像邻家小妹妹一样。身穿一套粉色民族服装,筒裙长及脚面,走起路来婀娜多姿。在去野象谷途中,“杜导”向大家介绍了傣族一些习俗。她说,她本名姓“玉”,在傣族姓氏里除了贵族姓“刀”以外,女子的性氏都是“玉”,男子姓“岩”,而现在汉族的名字是她上学时随着老师的姓又取的。
“为什么女孩子都比作玉,男孩子被比作石头呢?”杜导十分自豪地告诉大家,西双版纳的傣族人历来轻男重女,谁家有女孩出生,家里往往要庆贺三天,而生了男孩都不会声张。这是因为女孩是举足轻重的千金,是用来赚钱的,而男子是赔钱货。不过,杜导也说了她的一些苦恼。傣族的婚俗是“女娶男嫁”,男方要倒插门“嫁”到女方家。可是一个“嫁”字谈何容易!这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小伙子有了相好先在女孩家做三年苦力。头一年进山砍柴,第二年务农割胶,第三年给女孩家打三指宽的银腰带;第二个是小时候到寺庙里当过小和尚;第三个是要准备“嫁妆”,给女孩子家橡胶树。“我上面就有两个‘赔钱货’,结婚时家里损失了2000棵橡胶树,那我结婚时男方家里至少要准备2000棵的橡胶树。”杜导说,这三个条件都把男孩子吓跑了,到现在她还没有相好的,妈妈很着急。她开玩笑地说,“只要北方小伙子肯嫁过来,这些条件都忽略不算。”入乡随俗,杜导还教大家对男人要叫“猫哆哩”、对女人要叫“哨哆哩”,但千万不要叫成“骚狐狸”,大家听到此都哈哈大笑,如此幽默诙谐的形象对比,让大家都记忆深刻。
野象谷美不胜收
说说笑笑,很快就到了野象谷。如果刚才在城市街道两旁看到郁郁葱葱的热带植物时,让人有些兴奋,那在野象谷里的热带雨林更会让人目不暇接,徜徉其中,步移景异,美不胜收。
眼观那连绵的山峰,藤蔓交错的热带雨林。绿色在脚下流淌,浓浓的让人心醉,这里层峦叠翠,绿色主宰一切。耳听那鸟唱、蝉鸣、溪流淙淙、心情豁然开朗。在这里,到处都是参天大树,有二十多米高的望天树,也有树干十分光滑的“光棍树”,还能看到树木绞杀现象,两棵树紧紧相拥在一起,杜导说有人管这种现象叫“小密傍大款”。可是若干年以后,看似亲密无间的绞杀植物会牢牢隔断被绞杀树木的水份供给,而使其慢慢死去。
很遗憾,在野象谷我们并没有看到野象出没,那不妨看一场大象表演吧。这里都是经过驯养和培训的大象,别看个个都是宠然大物,可是做起动作来,却很灵性乖巧,憨态可掬。它们会向游客鞠躬,表示欢迎;会用象鼻吹口琴,还会用象鼻作“踢”球表演。最后,大象与在观众挑选美女的互动节目更是令人拍案叫绝。在野象谷,还有蝴蝶园值得观看。这里不仅有五颜六色的鲜花争奇斗艳,还能看到上千只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只有手里拿一小块香蕉,就会将蝴蝶吸引到你的手上,配合你拍影留念。
漂流遭遇天泼水
下午,我们又来到著名澜沧江河旁准备漂流,杜导说澜沧江出了国境线就被称之为“湄公河”。这里的漂流跟家里的截然不同,我们是靠湍急的水流推动船只行走,而澜沧江漂流是船上有发动机,人要骑在皮划艇上,两侧各坐四名游客。这里的水真干净,脚浸在水中冰凉冰凉的,凉风徐来很是惬意。我们去时天空还很晴朗,没想到在一座小岛逗留游玩一个小时后,再返回快到岸边时,天空下起了瓢泼大雨。三艘皮划艇上的人都被浇成落汤鸡,大家自我安慰道:“没赶上泼水节,天公给我们过,这是对我们额外的恩赐。”
晚上,我们所有成员都自费参加了篝火晚会。不仅品尝了当地特色美食——香茅草烤鱼、竹叶包的年糕、菠萝饭,还有傣家米酒等,
吃完饭后人们陆续的进入表演现场。舞台上灯光闪烁,晚会开始了。首先表演的是“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六国即中国、老挝、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歌舞表演和西双版纳特有的民族舞蹈表演,还有少数民族舞蹈包括傣族、爱伲、布朗、拉祜、瑶、基诺等最原始的民族风情,真正让我们感受到了少数民族生活的文化气息和浓浓的民族情。其中穿插着少数民族婚礼,主持人现场观众参与到互动表演中来,他那诙谐的主持风格让我们捧腹大笑,而参加表演的观众虽然被主持人不时的忽悠,却都是异常开心。留给我最美好回忆的是放水灯,只见那红红的烛光随着人群高举头上向前涌动,在夜色中的那个场面非常壮观和感动。当水灯放到水面上,在心中默默地许了愿,祝愿家人朋友平安、健康、幸福。当篝火点起时,大家开始狂欢,所有人围成了圈,大家手拉手跳起了舞,此时的人们都随着音乐的旋律尽情地欢歌笑语,即使身边是一位陌生的人也觉得亲切和温馨。
在傣族村赛作客
第二天上午,我们一行来到了一座傣族村赛——曼贺蚌,接待我们的是村里的文化宣传员,她温文尔雅,一边走一边绘声绘色为大家讲解。每经过一处植物,她都告诉大家植物的名称及食用功效,她说在这里,只要是绿色的都是菜,能动的都是肉。当经过满树都开着绚丽的鲜花时,她说这是“鸡蛋花”,与她头顶戴着的是一样的,只不过颜色不同,鸡蛋花可以用来泡茶喝。正是因为傣家人吃的都是绿色食品,身体都很健康,人均寿命在85周岁以上。在村里偶遇两位老人,一位是百岁老人,另一位是古稀老人,令人称奇的是她们的头发黝黑油亮,如少女般的乌发一样。
傣家的房屋非常有特点,都是有两层木制的小楼。一楼用方柱子架空,是不住人的,用来堆放杂物,饲养家禽。导游把我们领进一处房子,我们随着她沿着楼梯上了二楼,二楼有客厅、卧室和厨房。导游让我们要“一脱、二摸、三不看”,也就是进门要脱鞋,然后要摸摸包着红布的柱子,说是能可以带来好运。三是客人不要看卧室。客厅设施非常简朴,地面上铺着地板革,摆了三张小桌,有两张上面蒙着红布。然后导游让大家围着桌子坐下来,让大家了解傣族独特的银文化。她说,傣家女子从小就带银腰带。每当下田劳作,湿气上升时,银腰带就起到了排湿的作用。银器会显示人的健康程度。如果人健康,所佩戴的银器就会很亮。如果银器发黑,说明佩戴人体质不健康。最后,她将桌子的两块布揭了下来,原来桌子上摆的全是银手镯、银杯子、银茶壶、银腰带等。不少队员都有些动心,但白银价格不菲,大家谁都没有买。
此次云南之行为大家安排最后一个项目非常不错,那就是泡温泉,里面不仅有鲜花浴、盐浴等,还有鱼疗。鱼疗开始时,大家都不太适应,小鱼在脚和小腿上不断“亲吻”,感觉麻痒痒的。只要耐心忍受一会儿,你会发现那种被小鱼亲吻的感觉,会越来越让人非常舒服和享受,欲罢不能,希望时间在此长期停滞。
两天的西双版纳之行很快就结束了,留给我的回忆却是深远美好的。遗憾的是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去。不过人生正是因为它的不完美,留有遗憾,才让我们对生活充满希望,且行且珍惜。西双版纳,一个梦之乡,我一定还会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