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一看到朋友圈里那个40岁大叔半马跑了1小时35分就眼红,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探究一下——这成绩到底算啥水平?是顶尖高手?还是业余顶尖?或者是跑步圈里的家常便饭?别慌,继续往下看,咱们一点点揭开真相。
你是不是也常有这种感觉:一打开跑步社群,翻翻小红书,到处都是“跑进三小时”“半程马拉松1小时30分”“个人最佳纪录又快了十分钟”的晒成绩帖子。特别是那些四十岁左右,工作家庭两不误的大哥,白天忙着上班,晚上还不忘训练,结果半程马拉松竟然能跑到1小时35分——是不是觉得他们简直不像人,更像是永动机?你心里既不服气,又有点打鼓?自己每天也坚持跑步,怎么差距就那么大呢?到底哪儿不对劲?这成绩,到底值不值得让人佩服?

咱们先把感觉放一放,直接拿出数据来说话。
一个40岁的跑步爱好者,在半程马拉松里用时1小时35分完成,这是咋回事呢?他每公里的速度大约是4分30秒,而且21.0975公里的全程都保持了这个速度,没慢下来。说真的,这可不是“勉强跑完”的水平,这是能“排进前10%高手行列”的真本事。
从中国马拉松官网上的比赛数据看,2023年咱们国家的大型半程马拉松比赛,像无锡、成都、厦门这些有名的赛事里,参加半马的男选手大约有1万人。而如果能在1小时35分内跑完,那就能超过90%的人了,这样的选手不到1000人。换句话说,你要是能在这个时间跑完,到终点时,你已经把绝大多数跑者都甩在身后了。
是不是觉得挺带劲的?稍等,我再给你分享些欧美那边的数据。
根据Strava和Garmin的全球跑步数据,40岁的男性跑者在半程马拉松中的平均成绩大约是1小时55分到2小时。如果你能跑进1小时35分,那你在全球同龄跑者中就能超过90%的人了。

说说业余跑步圈吧,那竞争可激烈了。毕竟,那些肯下功夫苦练、还经常参加比赛的人,早就是经过层层筛选的“跑步高手”。在跑步团队或者社群里混得风生水起的,大都是那些“跑步三年以上老鸟,每周至少练四五天,还熟练掌握节奏跑、间歇跑和长跑三种技巧”的高手们。
因此,1小时35分钟的成绩,对于业余高手来说,虽然算不上顶尖水平,但绝对是迈入高手行列的一块重要“垫脚石”。就像你在健身房能推起80公斤的重量,或许成不了健美冠军,但绝对能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
要说比喻一下的话:跑完半程马拉松,用时1小时50分算是初入门户;1小时45分,就算及格了;要是1小时40分,那肯定是爱好者里下了真功夫的;能跑到1小时35分,在跑步圈里就算是“B+高手”,能聊聊训练技巧、明白配速的重要性,还可能钻研乳酸阈值呢;再厉害点的,1小时30分、1小时25分、1小时20分,那就是“民间传奇”或者退役的专业选手了。

重点在这儿,为啥有些人40岁了跑步成绩还能不断突破,连连刷新个人最佳,而你却感觉越跑越累,成绩一点没长进呢?
别找借口说天赋不行,那只是懒人逃避努力的挡箭牌。很多能跑1小时35分的人,并不是从小就是田径高手,他们也是近几年才开始刻苦训练的。关键不在于腿的长短,而在于训练的方法。
别人都有系统的训练安排,会按计划跑步,还会做力量训练;反观你呢?“今天闲来无事,出去随便跑了10公里”,跑完一问速度,每公里5分30秒,心率高达170,回家后腿还疼得不行——你这是在正经训练呢,还是纯属在浪费心率监测器的电呢?

还有个更让人难受的事实:你可能觉得自己在努力前进,但其实只是在原地踏步。
“我每周都跑四次步呢!”——可每次都是慢悠悠地跑,既不加速也不爬坡,一点挑战都没有,身体都没啥反应,自然也没啥长进。
“我周末也会跑个远点的距离!”——20公里,每公里6分30秒?这可不是在正经训练,就是随便跑跑打发时间。
“我也入手了一双碳板跑鞋!”——你说说,装备越好,训练是不是就越容易偷懒呢?
你看啊,那些能在1小时35分内跑完的人,他们不是跑得轻松,而是准备得更充分。他们不靠蛮力,靠的是科学的跑步方法。他们不是乱跑一通,而是有策略地跑。
还有个很重要的事儿得提一下,那就是——康复。
四十岁了,身体早就不比当年,熬夜后还能生龙活虎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你是不是还常熬夜追剧、喝酒应酬,然后第二天还硬撑着跑十公里?你这是在跑步锻炼,还是在拿命开玩笑啊?人家九点就上床睡觉,六点就起床空腹晨跑,调整状态,而你凌晨一点还在厕所里刷短视频,这能怪谁呢?

要是你真打算在40岁这个关头来个“大逆转”,我这儿有几条实在建议,不啰嗦,直接说:
制定一个有条理的训练方案:别再乱跑一气,找个专业的教练指导,或者至少跟着一个科学的训练表来,基础慢跑、节奏跑、间歇冲刺、长距离慢跑(LSD)都得结合起来。别忘了加强力量训练:腹部、大腿、臀部,全身都得动起来。如果缺乏力量基础,跑步就是在损耗你的身体。恢复也别落下:每天尽量10点前就寝,每周留一天彻底休息,用泡沫轴滚滚、拉伸拉伸、睡个好觉,这些都得做到。吃的方面得讲究,不能马虎:过了40岁,新陈代谢慢了,得科学搭配碳水、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别让一杯奶茶就白费了你一周的努力。定些小目标,给自己成就感:这个月提提速,下个月加加距离,再下个月挑战一下个人最佳成绩。分阶段达成目标,比一味地“死撑”要有意义得多。最后送你一句话:有人40岁还能刷新个人纪录,不是因为他们被岁月优待,而是他们一直在咬牙坚持训练;你觉得自己跑得够多了,其实可能只是在白白浪费时间。
跑步这事,挺实在的。汗水不会说谎,成绩总在那摆着。想进高手圈,就别怕竞争激烈;想刷新个人最佳,就别怕吃苦头。不试着狠狠逼自己一回,你怎会晓得,40岁的年纪,你还能有多拼。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