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11时13分“谷雨”时分,杜鹃夜鸣催春醒,牡丹含露露花蕊
这句充满诗意的描述捕捉了“谷雨”时节的自然景象。
"20日11时13分“谷雨”:" 这个时间点恰逢2024年的“谷雨”节气。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公历4月19日至21日之间,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雨水增多,利于谷物生长。
"杜鹃夜啼:" 杜鹃花(也常指杜鹃鸟)在春季盛开,它们的啼叫声在夜晚尤为清晰,被认为是春意盎然的象征之一。这句描绘了谷雨时节夜晚的生机。
"牡丹吐蕊:" 牡丹是著名的观赏花卉,被誉为“花中之王”。谷雨过后,气温进一步升高,雨水滋养,正是牡丹等晚春花卉开始绽放、花苞逐渐打开的时节。“吐蕊”形象地描绘了牡丹花绽放的美丽姿态。
"总结来说,这句描述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了在“谷雨”这个时节,夜晚杜鹃的啼鸣和白天(或清晨)牡丹花的绽放这两个典型景象,展现了大地回暖、万物复苏的晚春生机与美丽。"
相关内容: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天津4月18日电(记者周润健)“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4月20日11时13分迎来“谷雨”节气。此时节,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正是万物生长的最佳时节。
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谷雨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指雨水增多,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下而上也。”古代解释即所谓“雨生百谷”,故此得名。每年阳历4月19日至21日视太阳到达黄经30度时为谷雨。
我国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谷雨分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任降于桑。意思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开始提醒人们应该播种了,然后可以在桑树上见到戴胜鸟。谷雨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牡丹、二候酴糜、三候楝花。”三花一开,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四处飘香,春满大地。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此时节,时至暮春,春风和融,草色萋萋,杏花疏落,牡丹初好。
万物生长,满城花开,正是颐养身心的好时候,保健专家提示说,此时节养生保健要注意精神调养,慎动肝火,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登高望远,亲近自然,陶冶性情;多吃健脾胃、去湿食物,适当温补,让湿气随大小便外排;及时增减衣物,以免上火,继而诱发鼻腔、牙龈、呼吸道、皮肤等出血,以及头痛眩晕、目赤眼疾等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