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一则“男生带五粮液上高铁被拦当场喝完”的视频在网络引发热议。视频中,男子因携带未开封的五粮液白酒被安检拦下,最终选择在站内喝完才得以乘车。这一场景既引发网友对“酒水携带规则”的讨论,也暴露出公众对铁路安检政策的认知盲区。本文结合12306官方回应及《铁路进站乘车禁止和限制携带物品规定》,梳理白酒上高铁的合法边界,助你避开“人在囧途”。

一、事件回溯:一瓶五粮液引发的“安检风波”
据网友拍摄视频显示,8月14日,某高铁站安检口,一名男性旅客携带两瓶500毫升装五粮液(酒精度52度)准备进站,被工作人员告知“白酒属于限制携带物品”。因不愿放弃酒水,男子当场开瓶饮用,引发周围旅客围观。事件经网络传播后,#高铁带酒规定#话题冲上热搜,阅读量超2亿次。

二、12306权威回应:白酒可带上火车,但需满足四大条件
针对争议,12306客服明确回应:包装密封完好、标志清晰的白酒,酒精度数在24度至70度之间,且单人单次携带累计不超过3000毫升(约6瓶500毫升装),可正常进站乘车。具体规定如下:
1. 包装要求:必须为原装未开封,散装酒(如自酿酒、桶装酒)禁止携带;
2. 度数限制:24度以下白酒不限量,但70度以上烈性酒(如部分原浆酒)属禁带品;
3. 容量上限:3000毫升为累计值,若携带两瓶500毫升装52度白酒(共1000毫升),仍可再带4瓶同规格酒品;
4. 特殊场景:节假日或重大活动期间,部分车站可能临时调整安检标准,建议出行前通过12306APP查询最新政策。

三、政策解析:安全与便利的平衡之道
铁路部门对白酒携带的限制,核心考量在于公共安全。酒精属易燃物,70度以上白酒燃点低,密闭车厢内一旦泄漏可能引发火灾;而3000毫升的容量上限,则参考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关于易燃液体运输的安全阈值。
对比其他交通工具,高铁规定相对宽松:飞机禁止携带任何液体酒品(需托运),地铁则普遍禁止携带白酒进站。铁路部门的“有限开放”,既保障了旅客合理需求,也守住了安全底线。
四、网友热议:规则需普及,执行应柔性
事件引发两极观点:部分网友认为“规定太死板,应人性化处理”;也有声音支持“安检严格是对全体乘客负责”。法律专家指出,根据《民法典》第824条,承运人(铁路部门)有权对可能危及运输安全的物品进行限制,旅客需遵守规则。
建议旅客出行前通过12306官网或APP查询禁限带物品清单,避免因信息差造成损失。若遇特殊情况,可联系车站“重点旅客服务台”协商解决方案(如暂存、亲友代取等)。
一瓶五粮液的“安检风波”,折射出公共规则与个体需求的碰撞。铁路部门的限制并非“为难旅客”,而是对公共安全的负责。理解规则、提前准备,方能让每一次出行都“酒”畅其行。毕竟,安全与便利,从来不是单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