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11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高标准履责,谱写和平友谊新篇章

中国第11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高标准履责,谱写和平友谊新篇章"/

这是一篇关于中国第11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高标准完成各项任务并书写和平友谊之歌的新闻稿:
"标题:使命必达,友谊长存:中国第11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高标准完成各项任务"
"(日期:例如 2023年X月X日)"
"朱巴讯" 近日,中国第11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圆满完成在南苏丹的维和任务,顺利撤离。在为期X个月的维和期间,该步兵营全体官兵牢记使命、不负重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标准完成各项维和任务,为维护南苏丹和平稳定、促进当地安全局势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与当地民众和南苏丹部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共同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和平友谊之歌。
"不辱使命,勇担重任,守护和平"
自抵达南苏丹以来,中国第11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迅速适应艰苦环境,积极开展各项维和行动。他们承担着重要的巡逻、警戒、护送任务,积极参与联合巡逻,打击武装分子,保护平民安全,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步兵营还积极参与南苏丹基础设施建设和人道主义援助,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
在维和行动中,中国维和官兵始终发扬不怕苦

相关内容:

↑维和步兵营官兵执行巡逻任务。郑英为摄

从汗如雨下的执勤哨位到危机四伏的巡逻路途,从节日庆典的欢声笑语到流民所里的儿歌声声,中国第11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官兵去年12月部署到任务区以来,高标准完成联南苏团赋予的各项任务,在南苏丹这片红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展现了中国军队维护世界和平的大国担当,以实际行动书写一首首和平友谊之歌。

初到南苏丹,官兵首先面临的不是任务区的枪炮,而是大自然的考验。任务区气候炎热,白天气温常年维持在40℃左右,地表温度甚至可达60℃。官兵们执行哨位执勤任务还须穿戴20多公斤重的防弹护具,汗水浸透的迷彩服上结出一层又一层白色盐渍。上等兵何群坤到达任务区仅两天,就出现了上吐下泻、皮肤红肿脱皮的症状。当地蚊虫肆虐、蛇鼠猖獗,疟疾、霍乱等疾病流行,官兵站哨时都要佩戴防蚊帽。

步兵营官兵执行长途巡逻任务,经常要奔赴距营区120公里外的点位。在国内不到两小时可达的距离,在南苏丹则需要耗费10多个小时。今年6月,何群坤和战友一起执行朱巴至特热克卡地区的巡逻任务。暴雨冲刷之后,道路泥泞难行,一台巡逻车不慎陷入泥潭之中。官兵一起出动,将数吨重的车辆从泥潭中推出来。到达目的地后,大家顾不上休息,立即冒雨搭建临时行动基地,随行的联合国人员纷纷竖起大拇指表达他们对中国维和官兵的敬意。

走向任务区,就是走向战场。为了让官兵适应任务区的安全环境,步兵营常态开展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实战化训练。大家逐渐能通过枪声判断射击位置、距离和枪型,遇到突发情况也能科学处置、有效应对。

一次短巡途中,官兵刚在临时行动基地建立好警戒,准备休息,一辆武装皮卡车突然出现在基地外围。任务指挥员吕洪永迅速命令所有人保持警惕,展开战斗队形,他带着步兵一连连长蔡明杰以及翻译上前交涉,表明中国维和部队正在执行联合国授权任务。经过沟通,对方撤离临时营地。事后,吕洪永感慨地说,在这种场合,既不能示弱,也不能激化矛盾,必须冷静处置,以和平方式化解险情。

保障排副排长仝凡参加了多次人道主义活动:到孤儿院捐赠生活物资、向当地学校赠送学习用品、到附近村庄开展义诊……当地民众一声声感谢,让她在自豪的同时不禁感慨,中国维和军人不仅仅是和平的盾牌,更是友谊与希望的使者。(朱建成、李祥云)

编辑:蔡琳琳

发布于 2025-08-23 13:43
收藏
1
上一篇: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太行壮歌响彻“民族的号筒”,马兰村歌声传颂四方 下一篇:考公考编必看!这些国家性重要节日,你绝对不能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