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世界面积最大的黄土堆积地貌壮丽画卷

黄土高原,世界面积最大的黄土堆积地貌壮丽画卷"/

您说得非常对!"黄土高原 (Loess Plateau)" 确实是"世界面积最大"的黄土堆积地貌。
以下是关于黄土高原的一些关键信息:
1. "规模宏大":黄土高原的面积广阔,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涵盖了中国的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河南以及内蒙古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其总面积约为"4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厚度最大的地区。
2. "独特的形成原因":黄土高原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地质和气候过程。它主要由更新世(约120万年前至1万年前)期间,源自中亚、蒙古高原等地的粉尘,经过风力搬运、长期沉积,并在降水等作用下轻微改造形成的。这种风力堆积作用非常显著。
3. "地貌特征": "黄土覆盖":地表被厚厚的黄土覆盖,一般厚度在几十米到一百多米,最厚处甚至超过200米。 "塬、梁、峁":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形成了独特的塬(平坦的黄土台地)、梁(长条状的黄土丘陵)、峁(圆顶的黄土丘)等地貌形态。 "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地表沟壑密布,切割深度大,形成了“千

相关内容:


地理位置

黄土高原(Loess Plateau)地处中国中部偏北部,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一个。从广义来讲,其主要涵盖了山西高原、陕甘晋高原、陇中高原、鄂尔多斯高原以及河套平原;而从狭义上说,它大致北起长城,南达秦岭,西至乌鞘岭,东到太行山,囊括了山西的大部分区域、陕西的中北部、甘肃的中东部、宁夏的南部以及青海的东部,面积约 30 万平方千米。

黄土高原东西延展 1000 余千米,南北宽达 750 千米,涵盖了中国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广阔地域,位于中国第二级阶梯之上,海拔在 800 至 3000 米之间。黄土高原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大地构造单元主要有陕北陇东地台、华力西褶皱带、太平洋式燕山褶皱带、陇西地块、中条山地块、吕梁山地块以及汾渭下游沉带等,并且以秦岭地轴和鄂尔多斯地台作为南北两大界限。

地质环境

黄土高原基岩构造以六盘山为界,划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归属西域陆块,东部则属于华北陆块。六盘山以西的黄土高原,其构造特征表现为新生代断陷盆地,陇中盆地黄土下伏的基岩乃是直接堆积于古老岩层之上的中新世至上新世早期的甘肃群。甘肃群属于一套包含石膏的紫红色粘土、砂质粘土、砂岩以及砂砾岩。其成岩性能不佳,抗蚀能力较弱,在地下水的浸泡与润滑作用下,极易产生重力侵蚀,常常导致大型滑坡的形成。六盘山以东的华北陆台由鄂尔多斯台向斜与山西台背斜构成,当中夹有黄河凹陷。鄂尔多斯台向斜和山西台背斜属于未经褶皱变动的前震旦纪陆台。

陕北、陇东以及晋西的鄂尔多斯台向斜于中生代演变为一个大型的内陆盆地,那时的地势为东南高西北低,跟现今状况恰好相反。在地貌演变进程中,沟谷不断发展,谷间地有的形成面积不大的平台,有的化作长条状或椭圆状丘陵,这些构成了鄂尔多斯高原塬、墚、峁地形的基础。

特殊景观

●黄土塬

黄土塬指的是被黄土覆盖着的较高且面积较大的平坦地面,其周边被沟谷环绕侵蚀,边缘因沟谷的向源侵蚀而显得参差不齐。它的形成,要么是黄土堆积于侵蚀切割程度不高、地势较为平坦的大片古地面之上;要么是填充在山间或山前低地中的平坦黄土面受沟谷分割而造就。这是黄土高原所独有的保存完好且宽广的平坦地面,也是中国西北黄土地区特有的地貌。

●黄土梁

黄土梁属于黄土区中长条形的黄土高地,主要是黄土覆盖于梁状古地貌之上,又经近代流水等作用侵蚀而成。按照黄土梁的形态,能够分为平梁和斜梁两类。前者顶部平坦,宽度有限,长度可达数公里。其横剖面略呈穹形,坡度通常在 1 至 5 度,沿分水线的纵向斜度不过 1 至 3 度。梁顶之下,是坡长较短的梁坡,坡度大概在 10 度以上,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坡折。在梁坡之下,坡度则更大。后者作为黄土高原常见的沟间地,梁顶宽度较小,呈现出明显的穹形。

●黄土峁

黄土峁属于黄土遭受侵蚀后呈现出的驼峰和馒头状地貌形态,是由黄土梁进一步被侵蚀形成的。主要分布在流水切割较为强烈的黄土区域。例如在吕梁山与六盘山之间的黄土高原北部的黄土丘陵区,地貌形态便以黄土峁为主。在侵蚀形态里,沟蚀强于片蚀,沟头溯源侵蚀迅速,沟床下切与谷坡扩展也很快,沟头每年平均前进 2 米至 3 米,其沟间地与沟谷面积的比例为 5∶5,切割密度为 5000 米/平方千米至 7000 米/平方千米,流水侵蚀强烈,年侵蚀模数颇高。

人文景观

●窑洞文化

在黄土高原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纵横交错的沟壑之中孕育出了独属于黄土地的文化,而错落分布于黄土高原沟沟壑壑间的窑洞,恰是这种文化的直观展现。窑洞作为中国北方黄土高原特有的民居样式,蕴含着极为浓郁的汉族民俗风情与乡土气息。陕北的窑洞种类繁多,涵盖土窑洞、石窑洞、砖窑洞、土基子窑洞、柳椽柳巴子窑洞以及接口子窑洞等。陕北窑洞这一古老的民居形式,其起源能够追溯至原始的居穴。正如《诗经》中所云:“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

●信天游

“信天游”是在黄土高原广泛流传的一种民歌曲牌。其风格质朴粗野、简练豪迈,散发着浓郁的西北高原韵味。“信天游”的词文平实易懂,通常两句为一段,每句字数不等,在 70 字左右,多运用比喻的手法。“信天游”的曲牌多达几十种,大多高亢、嘹亮、刚健,涵盖内容广泛,多为即兴吟唱,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对爱情的歌咏,表达了对美好人生的向往。较为知名的曲子有《走西口》等。

●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一种别具一格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拥有 2000 多年的历史。安塞腰鼓彰显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质朴且豪放的性格,突显了独特的艺术特质。其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幻,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将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安塞腰鼓的表演人数灵活,少则几人,多则上千人,气势恢宏。

黄土高原是我国独特的地貌景观,也是我们共同的财富。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他吧!

发布于 2025-08-23 12:43
收藏
1
上一篇:我家黄土高坡畔,探秘黄土高原的辽阔与巍峨 下一篇:黄土高原奇观,大同土林,地质变迁的壮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