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叫我推荐成都有些什么不能错过的美食,要好吃,要有代表性,而且是去了必吃的美食,我不用思索我就能直接告诉你,这些全是我蹲街边啃过、排长队等过、甚至打车跨城追着吃的老味道!我们抛开“川菜八大菜系”这种大话题不说,就纯唠什么好吃、我的推荐理由、怎么能找得到,保证你看完口水滴到手机屏上,恨不得马上打飞的去蓉城。

1. 老妈蹄花:暖心暖胃的“解酒神器”
特点:整只雪白的大猪蹄子,汤色奶白像豆浆,蹄子炖得稀溜耙,用筷子一戳,皮肉就自动分离了,放口中就能直接化在嘴里。灵魂蘸水也是重点,红油辣子配上蒜蓉和豆瓣,香得不得了。蹄花本身是清淡的,但往蘸水里那么滚上一滚,味道瞬间就升华了。
推荐理由: 可以说这绝对是成都人深夜的灵魂慰藉。不管是熬夜加班,还是喝完大酒,只要一碗热腾腾的,黏糊糊的蹄花汤下肚,整个人从胃里暖到心里,什么烦恼都没了。它不是那种刺激的辣,是一种能带给我们既温柔而又扎实的满足感。绝对是成都人宿醉后的救命符,比女朋友煮的醒酒汤还管用!
去哪吃: 人民公园旁边的“易老妈蹄花”是绝对的老字号,24小时营业不打烊,不管你什么时候去都能看到人在那啃蹄花。

2. 双流兔头:成都人的“黑暗料理”之光
特点: 千万别被它的样子给吓到,这个兔头是先卤后拌的,有麻辣味和五香味两种口味。吃它是个技术活,需要又啃又吸,兔脸上的肉嫩得像鸡翅尖,最精华的是那个脑花,用嘴一吸就溜进去了,又滑又香。麻辣味的红油浸得透透的,吃完手指头都要嗦干净。
推荐理由: 成都人夏天啤酒标配!如果来成都没啃过兔头,你都不好意思说来过成都。一开始可能会有点心理障碍,但只要你敢吃第一口,绝对会直接上头,保证会停不下来。
去哪吃: 认准“双流老妈兔头”总店,味道最正宗。可以点隔壁的冒脑花配着吃哦!

3. 肥肠粉:酸辣开胃的“嗦粉快乐”
特点: 粉是用红薯粉做的,爽滑筋道又弹牙。肥肠洗得特别干净没有异味,炖得软糯又有嚼头。汤底是骨头熬的,带着一股浓郁的酸辣味,这个酸来自保宁醋,特别开胃。你还可以加个“节子”,就是肥肠打成的结,一口咬下去会在嘴里爆开汤汁,爽翻了!
推荐理由: 成都人的早餐首选之一。嗦一口粉,喝一口酸辣汤,再啃一口节子,三种快乐同时拥有!而且价格实惠,满满一碗下肚,一天都精神。
去哪吃: “甘记肥肠粉”名气最大,谢霆锋也去打过卡蹲路边吃过!。记得一定要配一个他家的锅盔,这是标准吃法。

4.军屯锅盔:酥到掉渣的碳水
特点: 这可不是一般的烧饼。面团里揉进了花椒粉和肉馅,先油煎得外皮焦脆,再放进炉子里烘烤,把多余的油脂逼出来。所以它的外层是千层酥脆,一咬直掉渣,里面是浸润了肉汁的柔软面层和香喷喷的肉馅,椒麻味特别提神。
推荐理由: 香、酥、脆、麻、鲜,多种口感在嘴里放烟花!一个刚出炉的锅盔,香味能飘半条街,没人能抵抗得住。这绝对是中式酥点里的王者!
去哪吃: “王记特色锅盔”或者“军屯镇周锅盔”都很棒,记得牛肉馅必点,一定要趁热吃,烫嘴的时候最好吃。

5. 串串香:人均50的“火锅平替”
特点: 说白了就是竹签串着各种菜,自己放到一大锅红油汤里去煮。精髓在于牛肉,你能想到的和想不到的都能放进去,比如香菜牛肉、泡椒牛肉、折耳根牛肉、芹菜牛肉等等,煮好后有两种吃法:油碟(香油+蒜泥)或者干碟(辣椒面+花生碎)。干碟一蘸,香辣味瞬间加倍!
推荐理由: 比火锅更自由,可以吃很多种类但每样只吃一点。比火锅随意,比冒菜有仪式感,社恐也能独自撸30串!价格超级亲民,吃完后数签签结账,人均50能吃到扶墙出,还有氛围也特别热闹,充满了市井的烟火气。
去哪吃: “冒椒火辣”是网红店,排队吓死人但味道确实顶。“钢管厂五区小郡肝串串香”也是遍地开花,不容易出错。

6. 甜水面:面条里的“杠精”
特点: 这面条非常有个性,粗得像筷子一样,极其筋道,牙口不好的人吃起来有点费劲。它的味道很复合,主打一个“甜辣口”,酱料是复制甜酱油、红油、芝麻酱、蒜泥的混合体。入口先是微甜,然后是香辣,最后是麻酱和蒜香的回味,越嚼越香,越嚼越上头。
推荐理由: 口感独一无二,味道层次丰富,是很多成都人的心头好。一碗就五根,但特别顶饱,因为嚼它会嚼得太阳穴发酸,奇偶好像在做面部健身操一样。
去哪吃: 文殊院的“张老五甜水面”是老招牌了。吃的时候一定要拌匀,让每根粗壮的面条都裹满酱料。可以配一碗冰醉豆花来解辣。

7. 蛋烘糕:甜咸通吃的“街头霸主”
特点: 用一个小小的铜锅在蜂窝煤炉子上烘出来的小饼,外圈形成一层脆壳,中间是柔软的小蛋饼。它的魅力在于馅料,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不能包的!从传统的芝麻白糖、奶油肉松,到猎奇的老干妈、土豆丝、甚至榴莲芝士,万物皆可包。
推荐理由: 3块钱一个,便宜又好吃,是童年的味道。完美解决了“甜党”和“咸党”的争端,一人买两个口味,毫无压力。看到蛋烘糕摊摊,总会忍不住走过去买一个。是小学生放学必买,成年人的童年回忆杀!
去哪吃: 建设路的“贺记蛋烘糕”非常有名。建议甜咸搭配,比如奶油肉松+榴莲芝士,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8. 糖油果子:糯米团子的焦糖狂欢
特点: 糯米粉团成球,下到红糖油锅里炸到外皮酥脆,颜色变成亮晶晶的红褐色,外面还会裹上一层白芝麻。咬开脆壳,里面是空心的,非常软糯,还能拉丝。甜度恰到好处,不会腻人。
推荐理由: 颜值高,拍照好看。吃起来香甜软糯,幸福感爆棚。是逛古镇、逛公园时的最佳零食小手伴。
去哪吃: 奎星楼街、宽窄巷子附近很多小摊都在卖。一定要买刚出锅的,凉了口感差十倍。

9. 夫妻肺片:没有夫妻也没有肺,名字骗人的“凉菜之王”
特点: 注意了!里面根本就没有肺,主要是牛头皮、牛心、牛舌、牛肉等,片得薄如蝉翼。调味是重头戏,红油鲜亮无比,香得不得了,里面还有花生碎和芝麻,吃起来是麻辣鲜香、筋道爽口,特别开胃。
推荐理由: 川菜凉菜里的招牌,国宴级别的水准。下酒是一绝,也是宴请外地朋友必点的菜,能瞬间镇住场面,展示川菜的精髓——复杂的复合香味。
去哪吃: 认准“夫妻肺片”总店,或者各大正经川菜馆点这道菜,一般都不会差。真空包装的别买,现拌的才够味!

10. 豆花:可盐可甜的“和平使者”
特点: 成都的豆花是嫩豆花,晃悠悠的像布丁一样,吃法上,成都完美体现了包容性。荤豆花(咸口):加馓子、酥黄豆、大头菜颗粒、葱花,再浇上麻辣红油和酱油。甜豆花:加红糖水、醪糟(酒酿)、小汤圆或者水果。
推荐理由: 完美满足不同口味的人。吃完火锅串串来一碗冰醉豆花(甜酒酿口味),解辣又清爽。早上来一碗麻辣豆花,又能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冬天吃热的暖胃,夏天吃冰的解辣。
去哪吃: “小谭豆花”是综合选择最多的,咸甜都有。“洞子口张老二凉粉”的甜豆花也很出名。

后语
好了,不说了,给我自己写饿了,说真的,成都好吃的不是在大酒楼里,而是在这些街边巷尾,在这些吵吵闹闹的环境里,在这些让人嗦手指头的美食里。希望你们来成都,别信那些网红攻略排长队,跟着本地人钻巷子、蹲马路牙子,才能吃出真滋味,说不定就能发现属于你的独家美味。
最后送你们一句至理名言:“在成都,减肥是啥子?吃完这顿再减!” 祝大家在成都吃得开心,笑得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