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眼中的赚钱能手,病人家属眼中的孝女,家里备受宠爱的小妹……谁也没有想到,这样的郑彩霞(化名)却狠狠坑了一把身边人,花光父亲遗产、盯上姐姐钱款,短短半年时间还骗了邻居周阿姨母女150多万……她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人设一:好邻居vs大骗子
郑彩霞和周阿姨都住在宝山区,虽然做了十几年邻居,但平时只是点头之交,周阿姨眼中的郑彩霞是名副其实的上海“富家女”。
在周阿姨看来,她的邻居郑彩霞衣着光鲜,家中藏有15万元劳力士手表,日常频繁点外卖、四处旅游,十指不沾阳春水,看上去就是不差钱的样子。“她手嫩的不得了,一点的老茧都没有,这不得不承认,我摸过她的手的,她说她挨水都得戴手套。”

去年7月29日,郑彩霞主动搭讪周阿姨,声称自己在做礼品生意,也就是低价购入礼品再高价卖给企业,由此可以获得10%的回报。“她先开口借4万,后来她说4万不够,有没有10万,10万的话给你1万块钱的利息,用个10天到半个月。”
郑彩霞向周阿姨借了14万,这是周阿姨当时银行账户的全部余额。不久后,郑彩霞确实如约支付了一些所谓的投资回报,这使得周阿姨对郑彩霞所言的礼品生意深信不疑。

生活中,郑彩霞会帮周阿姨买米、买药、购置日用品,看似热心体贴。这些表现不仅迅速拉近两人关系,还让周阿姨以为郑彩霞有着超强的赚钱能力。
而实际上呢?郑彩霞无固定职业,好吃懒做,年轻时因嫌工资低、不自由,都没正经上过班,她所谓的礼品生意纯属虚构,向周阿姨借款实则是为偿还高额网贷利息。
郑彩霞通过 “拆东墙补西墙” 的方式,先用部分借款支付所谓利息稳住周阿姨,再不断以 “商务应酬”“资金周转” 等理由索要更多钱财,甚至怂恿周阿姨抵押房产、挪用父亲治病款,还把周阿姨的女儿拖下水。半年时间,郑彩霞骗走周阿姨母女150余万元。

人设二:贴心孝女VS借孝行骗
在病友家属眼中,郑彩霞是一名“贴心孝女”,在陪父亲做血透的5年间郑彩霞全程陪护,每天哄着父亲就医,主动建立病友群,方便大家相互交流。
此外,郑彩霞在病人家属间还是出了名的热心肠。一位病友老顾称,“这个病友群是她建立的,她是群主,大家在里面沟通比较方便,什么指标高了怎么办,都可以在群里问问,这个人在我们那的印象是很好的,每天就像亲人一样,就看看她人也觉得很老实的。”
她时常不经意间流露出自己的家境优越,她自称儿子名校毕业、老公在国外做财务总监,自己在市区有两套房产,每个月退休金有近7000元。
而实际上,郑彩霞单独陪护父亲是因为家里人早就达成了共识。
郑彩霞家里有4兄妹。大姐身体不好,自顾不暇;大哥住得远,还要照顾自己的家庭;二姐要外出工作,挣钱给父亲治病,还要补贴郑彩霞的花销。郑彩霞是无业人员,从小获得更多的家庭资源,负责陪护是合理分工,并非单纯出于孝心。
郑彩霞借探望病友之名登门拜访,借机向病友家属借款。起初,她通过按时还款付息以掩盖骗局,实则用新的借款填补资金窟窿。
而她口中的丈夫、儿子、房产均为虚构,她早年离婚,没有孩子,更没有房子。郑彩霞用孝女面具深得病友信任,以高回报投资为诱饵,骗走包括老顾在内的多名病友家属钱财,甚至包括老人的拆迁款,导致老人生活拮据。

人设三:全家宠爱VS“无底洞”
作为家中小妹,郑彩霞的父母自幼对她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郑彩霞也自述上班赚钱肯定不会忘记父母,逢年过节必定会送礼物。
而实际上,郑彩霞长期依赖家人,一直以来都是父母和二姐对她进行经济资助,缺乏独立生存能力。父亲去世后,她迅速花光了20余万的遗产,此后便靠网贷和姐姐资助度日。
就在此时,郑彩霞看到了一则投资理财广告,实则是电信网络诈骗。还债心切的她毫不犹豫将手头仅有的10万全部投入,自然是血本无归。
郑彩霞称,“我被别人骗过的,骗了10万,那会我在家里学理财,因为他们寄了封信给我,说这个学费是可以退的,我后面打电话去问了,问是不是他们寄出的信,他们说是的,所以我就信了。”
当遗产耗尽、亲情兜底难以为继之时,郑彩霞没有选择直面生存难题,反而从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者变成加害者,在网贷、诈骗的恶性循环中越陷越深。
宝山公安分局月浦派出所民警介绍,“自己被骗,她又把被害的过程去重复到其他的个人其他的家庭身上,这是非常可耻的。”



东窗事发被抓获后,郑彩霞对自己的行为却根本没有反思,甚至还自诩,在寻找借款目标的时候,是很讲原则的。“老人钱我不借、病人钱我不借,还有小孩的钱我不借,我不是所有人的钱都去借的,她(邻居)比我大两三岁,怎么能算老人呢,我都不算老人,我意识里老人应该七八十岁,真的没想过,我想我也不是十恶不赦的人。”

根据审计,郑彩霞的涉案金额有200余万元。目前,犯罪嫌疑人郑彩霞因涉嫌诈骗罪,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
新闻坊综合案件聚焦
来源: 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