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二月二,传统“龙抬头”佳节,民俗文化新风尚

新华全媒|二月二,传统“龙抬头”佳节,民俗文化新风尚"/

这标题 "新华全媒 | 二月二, “龙抬头”" 指的是 "新华社(Xinhua News Agency)" 的 "全媒平台(All-Media Platform)" 发布的关于 "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 节日的相关报道或内容。
这通常意味着:
1. "发布机构:" 新华社,是中国最主要的官方新闻机构。 2. "平台:" 很可能是在新华社的“全媒”平台发布,即整合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内容,可能发布在新华网、新华社客户端、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个渠道。 3. "主题:" 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标志着春天来临,有剃龙头、吃龙食、踏青等习俗。 4. "内容:" 报道内容可能包括: “龙抬头”节日的由来、传说和意义。 各地庆祝“龙抬头”的习俗和活动。 与农业相关的庆祝方式(如祈求丰收)。 专家解读传统文化。 当地民众的节日体验等。
如果你需要了解具体内容,可以尝试搜索新华社官方平台(如新华网 `www.xinhuanet.com` 或其客户端)在二月二期间发布的关于“龙抬头”的新闻。

相关内容:

视频加载中...

农历二月初二,不少地方喜称“龙抬头”。

2月27日,江苏省宜兴市均陶幼儿园的老师为孩子们“梳龙头”“扎龙辫”。新华社发(丁焕新摄)

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人小孩都剃头。”二月初二我国民间有很多习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理发了,这个习俗形成于清代。“龙抬头”这一天,我们把理发叫作“剃龙头”,希望理个“精神头”,鸿运当头。

2月27日,河北省遵化市苏家洼镇下石河中学的学生在进行舞龙表演。 “二月二,龙抬头”来临之际,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传统节日。新华社发(刘满仓摄)

有些地方还称二月二为“春耕节”。这时候,新一年的农事活动已经开始。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传说主管行云布雨的“龙”在这一天会苏醒过来,不少地方会降下绵绵春雨。“春雨贵如油”,因此,“龙抬头”代表了农耕时代人们对于应时节令中春雨的殷切期盼。在这一天,人们会敬龙祈雨,希望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2月27日,民间艺人在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河滨广场表演舞龙。新华社发(孙文潭摄)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唐)白居易《二月二日》

2月27日,游客在广西贺州市爱莲湖公园赏花。春日时节,人们来到户外踏青赏花,乐享美好春光。新华社发(廖祖平 摄)

此时,春游正当时,人们外出赏春踏青,感受春天的美好。

2月27日,江苏省宜兴市均陶幼儿园的老师带领孩子们包“龙耳”。新华社发(丁焕新摄)

二月二, “龙抬头”,祝愿您生活天天有盼头,一年都有好兆头!

2月27日,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下各镇中心幼儿园的孩子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稻草龙”表演。新华社发(王华斌摄)

记者:许晓梦、刘洋、余佩璇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发布于 2025-08-21 04:57
收藏
1
上一篇:二月二,传统习俗揭秘,为啥这一天要理发? 下一篇:二月二,龙抬头盛事今晚上演!真龙腾飞,吉星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