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少酒店的入住和退房时间,似乎有个不成文的常见规律:入住多卡在下午2点到4点之间,退房则要赶在次日中午12点前,有些酒店甚至早到11点就得收拾好行李。

这种时间设定,常让旅客遇上尴尬。比如有人赶早班机,上午10点就拖着行李箱到了酒店,前台往往会说“房间还在打扫,得等下午3点才能入住”。这时旅客要么在大堂找个角落坐着,行李箱搁在旁边不敢离身;要么只能拖着箱子在酒店周边晃,想找地方歇脚又怕错过入住时间,折腾又别扭。

也有旅客是前一晚深夜才到酒店,可能快12点才躺到床上,第二天还没缓过劲,上午10点多就接到前台提醒“11点前要退房”。算下来,从入住到退房可能就11个小时,离大家默认的“一天”差了快一半,难免觉得不划算。

偶尔会听说有酒店试“24小时退房制”——比如晚上7点入住,第二天晚上7点再退房,按实际入住时长算。这种方式让不少人觉得“合理”,但问一圈住过不同酒店的人会发现,这么做的酒店其实很少。

为啥难推行呢?可能和酒店房间周转有关。按固定时间的话,前一位客人中午12点退房,保洁有两三个小时打扫,刚好能接上下午2点后入住的客人,流程顺。可要是按24小时算,万一有客人前一晚10点才退房,第二天上午来的客人就没房住,容易起争执。而且酒店每天空房数量不固定,要是为了等“24小时退房”的客人,空着的房间没能及时接新客,也可能影响收入。

但旅客这边也有不满。有客人遇到过,明明看到酒店大堂电子屏显示有空闲房,早到半小时想入住,前台却说“按规定得等下午2点,提前入住要加50块”;还有人晚退了20分钟,被收了30块超时费,觉得“就差这么点时间,没必要这么较真”。

这么看,酒店的入住退房时间,像是卡在“运营方便”和“旅客需求”中间。24小时退房制听着好,可真要让多数酒店都这么做,得先把“怎么平衡周转和客人方便”“空房怎么灵活安排”这些问题理顺,不然还是难成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