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再扩容,增至14个彰显地域文化魅力
这是一个关于海南少数民族村寨发展的重要信息。
根据公开报道,截至目前(特别是参考2023年的信息),海南省获得“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称号的村寨数量已经增至14个。
这些特色村寨主要分布在海南的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它们在"建筑风格、民族风情、文化传承、乡村旅游发展"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和重要的示范价值。
获得“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称号,意味着这些村寨在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
如果你需要更具体的信息,比如是哪14个村寨,或者相关的政策背景等,可以进一步查询最新的官方发布或新闻报道。
相关内容:
12月14日,海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现场会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召开。
会议为海南荣获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五指山市南圣镇永忠村等11个村寨授牌,至此,海南共有14个村寨挂牌“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按照国家民委的工作部署,海南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旅游示范省建设,明确特色民居、特色文化、生态环保、民族团结、特色产业“五位一体”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方向,截至2016年底,全省整合资金投入7.05亿元,新建及改建具有黎族、苗族风情元素的特色民居3323间,建成了50个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产业调整步伐加快、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民族文化得到保护、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会议强调,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是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在肯定当前取得成绩的同时,要提高站位,不断深化对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把握重点,持续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工作;要加强领导,确保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当日上午,与会代表还实地参观了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道镇什进村、三亚市吉阳区中廖村,充分学习借鉴这两个村庄依托当地资源、民族特色,重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设与保护,走差异化发展农村经济之路的工作经验。(符宗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