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女王离世和两个月内三度换相的政局动荡后,现在的英国可谓是内忧外患,尤其是失去了女王的影响力后,苏格兰独立的呼声空前高涨,苏格兰首席官员斯特金已经宣告将争取在明年10月进行第二次独立公投,如果顺利届时很有可能英国会面临更大危机。
与此同时一些英联邦国家,“脱英”的执念愈发强烈,再加上通胀危机、经济危机等困境,无不在考验刚上任的新首相苏纳克,但屋漏偏逢连夜雨,近日两国向英国提出归还领土的要求,无形中又加重了苏纳克拯救英国的担子。
据法新社的消息,本周四英国外交大臣表示,英国已经和毛里求斯达成共识,同意就双方有争议的查戈斯群岛的归属问题进行谈判。

地理文化上讲,查戈斯群岛归属于毛里求斯,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联合国层面也在法理上确定了查戈斯群岛归属毛里求斯的问题。但由于其比较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殖民历史,英国一直控制着查戈斯群岛,并且和美国一起,在这座群岛上有个庞大的军事基地。
毛里求斯和英国关于查戈斯群岛的争议,也已经几十年里,这几十年里,英国一直坚持不跟毛里求斯谈判,逻辑也很简单。
因为面对这种领土争议的时候,如果同意谈判,往往就意味着英国承认毛里求斯的主张是有道理的,这就会让英国先天出于谈判的不利形势。

但最近英国外交大臣却公开表示,愿意就双方争议的查戈斯群岛进行商谈,这就说明,英国实际上是妥协了,而且大概率要把这座群岛归还给毛里求斯了,只看最后什么时候才能达成协议而已。
作为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帝国,英国在遇到这种殖民地问题的时候,向来都是比较强势的,比如英国和阿根廷之间的马岛战争,就是阿根廷想要收回马岛,而英国不允许才爆发的。
当时为了这一战,英国可以说是用尽了洪荒之力,还得到了美国的配合,虽然最终英国打败了阿根廷,继续控制着马岛,但是其为这场战争付出的代价,同样很大。

至今阿根廷和英国之间,还因为马岛主权归属问题吵得不可开交,时不时就在联合国外交场合博弈一下,比如上一次闹上联合国时,中方代表耿爽就在发言时力挺阿根廷,表示坚定支持阿方在马岛问题上的正当要求,呼吁英阿双方尽快谈判。
恰好最近阿根廷趁着英国放松在查戈斯群岛问题上的态度之际,要求英方重启关于马岛主权问题的谈判,不过至今英国没有对此作出回应。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何英国此前坚决不跟阿根廷谈判马岛的问题,现在却愿意跟毛里求斯谈判查戈斯群岛的问题呢?

这其中其实有多层逻辑,首先是毛里求斯和阿根廷不同,前者到现在都是英联邦体系下的国家,换句话说,英国国王对这个国家,是有名义上的归属权的。
而且毛里求斯和英国之间联系非常紧密,英国式毛里求斯最大的投资国和援助国,说得直白一点,虽然政治上的殖民已经结束了,但经济上的殖民关系,还维持着。
因此对于英国来说,毛里求斯好歹算是自己人,就算把查戈斯群岛归还给毛里求斯了,英国还可以继续在岛上拥有军事基地,以及其它种种特权。

说白了归还只是名义上把查戈斯群岛的行政管辖权,交给毛里求斯,事实层面并不会损伤英国的利益。
但阿根廷的马岛就不同了,双方之间因为这个事情已经有了仇恨,英国如果真打算把马岛归还给阿根廷,恐怕以后再想借助马岛的地理位置,在拉美地区发挥影响力,进行贸易往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马岛一旦还给阿根廷,直接损失英国政府的利益,两相对比之下,英国当然愿意谈查戈斯群岛,而不是马岛的事情。

其次英国愿意跟毛里求斯谈查戈斯群岛的第二层逻辑是,当下欧洲遭遇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经济困局,英国又因为脱欧而无法从欧盟市场上借力,因此几乎是以一己之力硬抗通胀、经济危机的。
这个时候,英国对于各“殖民地”的吸血势必要增加。现在的英国虽然已经不是那个可以武装殖民地“日不落帝国”了,但其靠着殖民时代留下的遗产,依然对世界很多地方进行着经济殖民,其中尤其是非洲最为明显。
毛里求斯就是英国潜在殖民地的一个,眼下英国经济遇到困难,不管是从培育殖民地市场,为国内产品打开销路,还是从摆脱对欧盟市场的依赖,增强英国在非洲的好感度,都是有着特殊意义的。

说得直白一点,英国经济遇到问题了,又想走全球英国的路子,就不能把广大发展中国家得罪得太死,毛里求斯是英国自己人,如果连自己人之间的领土争议都处理不好,让其它国家怎么相信英国愿意跟大家平等贸易的诚意呢?
从这个角度来说,英国这个时候选择跟毛里求斯商谈查戈斯群岛的归属,也是向发展中国家示好,寻求更多机会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