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底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先去中国谈了几天,结果电动车关税这些大事没谈成,最后回国又跟美国谈妥了贸易协议。这事听着复杂,其实是欧盟花了大价钱,换来跟美国暂时别互相打关税。
冯德莱恩出发前想着从中国拿点谈判筹码,结果发现中国不买账。因为欧盟一边指望中国帮忙减压,另一边又跟着美国搞电动车关税,这让中国觉得不靠谱。最后冯德莱恩从中国空手而归,立刻跑去美国谈判。
美欧谈了一个多月,最终定下15%的基础关税。欧盟同意对美国开放20万亿美元市场,还买了7500亿能源和6000亿美国投资,另外还要买军火。这些钱听起来吓人,欧盟说是止损,因为特朗普以前威胁要收30%。现在降到15%,欧盟自称已经不错了。

美国那边算下来,光关税一年能收900亿。加上那万多亿投资和采购,美国经济直接被输血。特别是汽车行业标准全按美国规矩来,以后欧洲车企要改生产线才能进美国市场。这等于美国定了标准,欧洲只能跟着走。
德国反对声音最大。他们汽车出口到美国要多交税,本来关税27.5%降到15%,虽然比日本好点,但德国经济研究所算过,关税每涨1%就损失65亿欧元。德国还要花更多钱买美国能源,这打乱了他们发展清洁能源的计划。
德国商界说这是生死考验,关税每高1%都受不了。有个专家直接骂协议是烂交易,破坏了国际贸易规则。但欧盟似乎没听劝,还是签了协议。未来几年欧洲制造业成本可能长期比美国高,德国想保持经济优势更难了。

现在美国赚翻了,欧盟内部在骂,德国尤其不满意。这事暂时平息关税战,但长远来看,欧洲可能要付出更多代价。没人知道下次谈判还能不能再谈回更低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