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典籍抱朴子内篇畅玄(2)原文解读与译文赏析

道教典籍抱朴子内篇畅玄(2)原文解读与译文赏析"/

以下是《抱朴子·内篇》中“畅玄”第二篇的原文及译文。
---
## 抱朴子·内篇·畅玄 (二)
"【原文】"
夫玄者,自然之根也;道者,玄之极也。夫道者,涵养万物,化育天地,包通万类,以御自然,舒之则弥六合,卷之则藏于无内。其大不可量,其小不可象,故曰“冲而用之,有不可识”,盖其之谓也。
夫无者,诚虚之极也;有者,充实之至也。凡有,自有形色,自有声响,自有时序,自有始终,自有上下,自有左右,自有离合,自有往来,自有死生,自有往来,自有变化。此皆“有”之形也。
凡无者,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之不得,施之不得,藏之不得。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搏之亦不得。故曰“混混沌沌,其中有精”,此“无”之象也。
然则,有者,有之为物也;无者,无之为物也。凡有之有,不得谓“无”;凡无

相关内容:

【译文】玄道,从内在而得到,靠外在来持守;善于运用玄道的人则可畅达其精神,而忘却玄道则只会拘泥于形体。这是思索如何真正掌握玄道的主要秘诀。凡真正掌握玄道者则显贵,不必借用黄钺以显威风;体会到玄道者富有,不必凭借罕见的财货以示贵重。真正得道者是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的。他可乘驭流动的光线,鞭策飞扬的虚影,凌驾上下四方,贯穿浩瀚宇宙。可高至无极,深入幽冥。经行于无边无际的门楣,游荡在幽暗玄妙的四野。在那迷茫不清,唯恍唯惚中逍遥;在那迷迷朦朦,仿仿佛佛中徜徉;在那云端吮吸日月的一精一华,在那红霞之中咀嚼天地元气。徘徊于无形无迹之中,翱翔在不见不闻之际,脚踏着蜿蜒的彩虹,足登着北斗七星。这便是真正掌握玄道者所达到的境界。

【原文】夫玄道者,得之乎内,守之者外,用之者神,忘之者器,此思玄道之要言也。得之者贵,不待黄钺之威。体之者富,不须难得之货。高不可登,深不可测。乘流光,策飞景,凌六虚,贯涵溶。出乎无上,入乎无下。经乎汗漫之门,游乎窈眇之野。逍遥恍惚之中,倘佯彷彿之表。咽九华於云端,咀六气於丹霞。俳徊茫昧,翱翔希微,履略蜿虹,践跚旋玑,此得之者也。

(注:《抱朴子》是晋代葛洪编著的一部道教典籍。抱朴子内外篇共有8卷。)

发布于 2025-08-18 09:12
收藏
1
上一篇:生活中有多少字是你不会读或读错的?易读错宝典大揭秘! 下一篇:揭秘芭蕾舞中脚尖跳跃的奥秘,为何舞者偏爱脚尖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