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鲚鱼饼,一口春味儿,春日美食新体验

一口鲚鱼饼,一口春味儿,春日美食新体验"/

这句描述充满了画面感和意境,让人立刻联想到江南水乡的春天景象。
"一口鲚鱼饼 (yī kǒu cī yú bǐng):" 直接点明了食物——鲚鱼饼。鲚鱼(也叫凤尾鱼、刀鱼等)是江南地区常见的鱼类,其鱼饼是经典的时令小吃。吃鱼饼,通常意味着品尝到了春天的鲜美和新鲜。 "一口春味儿 (yī kǒu chūn wèi er):" 这部分是点睛之笔。“春味儿”不仅仅指食物本身的鲜甜,更是一种感觉,一种氛围。它可能包含了: "新鲜感:" 春天万物复苏,食材最新鲜。 "鲜甜感:" 春天的食材往往带着一股清甜的鲜味。 "时令感:" 吃特定的食物,与特定的季节联系在一起。 "意境感:" 春天微风、绿水、花草的香气,仿佛都融入了这一口鱼饼中。
"总结来说,这句话描绘的是:"
当你吃下一口刚出锅、带着鱼肉鲜香的鲚鱼饼时,那不仅仅是味蕾的满足,更仿佛品尝到了整个春天的气息——新鲜、清甜、充满生机和时令的美好感觉。
这是一种将味觉体验与季节感受完美融合的表达,非常富有

相关内容: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在老太仓的记忆中,

除了河豚,

这个时节还有一种更为亲民的美食

——鲚鱼饼。

△时令美食鲚鱼饼

清明前后,

大量鲚鱼从海里洄游至

江口半咸水区产卵,

为此,

每年开春后至初夏,

浏河沿江成为了捕捉鲚鱼

并品尝时鲜的好地方。

长江十年禁捕令实施后,

“鲚鱼饼”一度成为市民的追忆。

如今,

浏河古镇上老浏河民俗风味馆

用海鲚鱼替代江鲚鱼,

采用传统做法

最大程度呈现原汁原味的鲚鱼饼,

让市民再次品尝到这一时令美味。

△金黄的鲚鱼饼让人垂涎欲滴、欲罢不能

前不久,

小编来到老浏河民俗风味馆时,

许洪林、苏江正在赶制美味的鲚鱼饼。

去头、去鱼肠、去骨,

再两手拿刀将鱼剁成鱼肉泥……

许洪林手下的动作一气呵成,

没多久一条条鲚鱼就变成了鱼肉泥。

△准备处理鲚鱼

掐头去内脏▽

△剔骨

剁碎▽

这时,

他又将鸡蛋、盐、料酒、葱姜汁等

加到鱼肉泥里搅拌,

随后将鱼肉泥作成饼状。

△撒盐拌匀

在许洪林加作料时,

苏江开始热锅、倒油,

待油温升至五六成热时

许洪林的第一个鱼饼也已经做好,

随着“嗞啦”一声传来,

鱼饼已经躺在锅中,

不一会儿,

阵阵香味就扑面而来。

△在锅中倒入当季菜籽油

老浏河民俗风味馆的鲚鱼饼

有几个特别的地方,

第一是用纯鲚鱼肉做的,

第二是用当季本地菜籽油煎的,

煎出来的鲚鱼饼色泽金黄,

特别诱人。

△装盘

苏江告诉小编,食材越好,用料越简单,做鲚鱼饼的关键是加作料,特别是放盐环节,要掌握好比例,一次放入,让鱼肉里的蛋白酶一次分解、瞬间凝固,这样鱼饼在后期烹饪时才能够膨大。

做得比较成功的鲚鱼饼,后期跟其它食材一起烹饪时,揭锅的一刹那会看到鱼饼体积膨胀了三分之一左右,这样的鲚鱼饼在释放其本身鲜味的同时也吸收了其它食材的味道,食之更加特别。

相比江鲚鱼,

海鲚鱼更腥、更老,

但许洪林和苏江用海鲚鱼制作的鲚鱼饼,

食客很难区分出原材料的不同,

最大程度还原了鲚鱼饼的美味。

因为两人以前都是大酒店里的行政总厨,

在全国比赛中获奖无数,

前几年他们合伙创业,

开了这家民俗风味馆。

△许洪林和苏江互相配合、合作默契

每年这时候,

很多顾客会从上海、苏州等地

赶过来购买鲚鱼饼。

受疫情影响,

这几天该店鲚鱼饼的销量为

每天五六百只,

相比往年这时候

每天2000多只的销量少了不少,

为此他们改变销售策略,

主打线上销售。

爊鸭、肉松骨头、桂花核桃松糕等主打产品,

以及鲚鱼饼、河豚、青团等时令产品,

都在微信小程序中上架了,

市民可通过线上预订。

△爊鸭

△青团

△条糕

你想不想尝尝这一口春天的味道?

太仓日报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阚亚方/文 计海新/图】

【编辑:未来】

发布于 2025-08-18 01:13
收藏
1
上一篇:探寻浏河古镇,品味千年古韵中的美食诱惑 下一篇:江西新余彝汉共融庆火把节,火把巡游、竹竿舞、篝火晚会欢腾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