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暑期档太热闹了。
最近总听办公室的同事说起,《南京照相馆》奔着30亿去了,《浪浪山小妖怪》又逆袭了。再过几天,这个暑期档就100亿了。不知道你去看了哪部?我也看到很多网友的疑问:票房这么高,电影院岂不是赚疯了?电影院把电影票卖那么贵,票房能不高吗?这是不是说明,开电影院是个赚钱的好生意?关于电影的艺术鉴赏,我不是专家。不过,我特意就这些“外行问题”,请教了一位在影视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朋友。意外的是,他给我描述了另一幅画面:暑期档虽然热闹,但电影院还是过得不好。可是,之前的《哪吒2》卖了一百多亿啊?这还不好?对,哪怕有个《哪吒2》。之前有过统计,今年5月,全国新开影院35家,但同期关闭影院约为206家。这就很奇怪了。所以,我想把我了解到的事,通通和你分享。希望也能解答你的疑惑。从哪里开始聊呢?就先从那一张电影票算起吧。
01一张票卖50元,电影院拿23.9元假设一张电影票卖50元,你觉得电影院赚多少呢?30元?再多点,40元?其实,电影院只拿走23.9元。想算明白这笔账,就得理解中国电影的分账机制。一部电影上映,就像一块刚出炉的蛋糕,一堆人等着分,而电影院只是其中之一。至于怎么分?分给谁?规矩早就定好了。你付了50元,买了一张电影票。这50元叫“含税票房”,不能马上分。首先,要先切两刀。第一刀,5%上缴国库,给专资办。第二刀,3.3%交税。剩下的91.7%,才是可以分账的“净票房”。不过,如果一部电影净票房超过6亿,超过的部分还要按1%-3%的比例,向中影数字或华夏交发行代理费。现在,终于可以排队分账了。一般电影院分50%,制片和发行分40%-43%不等,余下的分给其他七七八八的小公司。最终比例还得看上映前签好的合同。就拿《浪浪山小妖怪》来说,根据猫眼专业版,片方拿走37.95%,影院拿走52.27%。所以,如果你买了一张50块的《浪浪山小妖怪》,电影院大概赚23.9元。


02可乐爆米花,才是电影院赚钱的大头中国电影院的盈利,主要还是靠票房分成,大约占到70%-80%。但是,电影票净利润太低,大多数影院利润率只有5%-10%,有的甚至为负。所以,单靠票房,很难赚钱。那靠什么?靠可乐、爆米花这些卖品,和广告。可乐、爆米花这些餐饮都好理解。相比票房分成10%左右的利润,卖品的毛利在60%上下。一张票可能只赚你10块钱,但一桶40元的爆米花,和一杯15元的可乐,就可能赚你35元。每卖出一份爆米花套餐,可能抵四五张票。谁更赚钱,一目了然。广告更多了。你在商场里看到的电影宣传,电影院里的展示板,看电影前的映前广告等等,这些都属于电影院做的广告。就拿中国电影票房最高的一年,2019年来说。以万达为例,2019年营业收入合计154.35亿元,其中票务收入91.22亿,但毛利率只有6.61%。而餐饮的毛利率为63.33%,广告收入的毛利率为56.66%。你可以这么理解,餐饮和广告用不到3成的收入占比,贡献了影院将近8成的毛利润。


03开电影院,是一个高风险运营的生意开电影院,其实是一门“看上去很美”,但实际风险极高的生意。你可能会觉得奇怪?明明有个很清晰的商业模式嘛,用电影引流,靠零售赚钱,逻辑闭环。要注意,一个商业模式在逻辑上的完美,不代表在现实中就没问题。电影院的生意好不好,至少受到两大因素的影响。第一,电影院是个重资产行业,成本很高。电影院最烧钱的有三样:场地租金、人员成本和维护成本。假如在二线城市开一家小规模的电影院,5个厅,500个座位左右,算上场地租金、设备、技术、人力、运营等费用,前期投入大概400-450万左右。第二,非常依赖外部因素,典型的“看天吃饭”。如果是春节、暑期这样的热门档期,有《哪吒2》、《南京照相馆》这样的大爆款,影院就一派繁荣。但是,全年能有几个热门档期,和大爆电影呢?更不用说,一旦遇到疫情这样的不可抗力,直接行业停摆。所以,整个行业就陷入了一个非常矛盾的局面:一边,是《哪吒2》这样的大爆款,屡创票房新高。另一边,却是国内院线公司普遍亏损,和越来越多的影院说“活不下去”。比如万达,2024年净亏损9.4亿,同比减少203.05%。之前有媒体做过统计:
2025年上半年,中国总票房292.31亿人民币,不过当中154.46亿票房来自《哪吒2》,《哪吒2》过后,中国院线又开始遇冷,继2月单月票房160.9亿元后,3至6月的月均票房不足20亿,全中国院线每场平均人次跌到2至4人,0人的空场率竟然高达40%,每10场便有4场全院没有观众。这也说明,电影爆不爆,跟电影院生意好不好做,完全两码事。一两部爆款,只能决定一家影院在“春节”怎么过,却决定不了它“全年”怎么活。开电影院,从来都不是一门“稳赚不赔”的好生意。更何况,国内很多电影院已经很难想着“赚多少”,而是要考虑怎么“活下去”。

04未来影院的主题,是“活下去”过去十年,中国电影行业整体都是亏损的。黄建新导演曾说:“算上卖饮料爆米花和周边产品,卖到600亿到700亿影院才可以生存。”,也就是至少要4部《哪吒2》。怎么办?难不成坐以待毙?《哪吒》里有这样一句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很多影院从业者,也都抱着这样的心态。为了“活下去”,很多电影院都开始“自救”。假如你去一家电影院,很可能会发现其中一个影厅,在直播世界杯,球迷兴高采烈。转身另一个厅,竟然有人在说相声。再远处的一个厅,挂着“午睡专区”的牌子,居然是把闲置空间拿出来了。说白了,既然看电影的人少,那不如想想怎么把那么大的空间,拿来做别的事。


观点 / 刘润主笔/ 海盐 编辑 / 歌平 版面 / 黄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