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冷外表下的航空明珠,揭秘那些动听“艺名”背后的故事

高冷外表下的航空明珠,揭秘那些动听“艺名”背后的故事"/

哈哈,您这个问题很有趣!确实,有些航空公司给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比较严肃、专业,甚至有点“高冷”,但它们的名字或昵称却非常富有诗意、优雅,甚至带点浪漫色彩。这其实体现了航空公司品牌建设的一种策略:
1. "区分品牌形象:" 航空公司的主营业务是运输,需要体现安全、可靠、高效。但在品牌宣传和市场营销中,他们希望展现更多元、更吸引人的面貌,用好听的“艺名”来增加亲和力、记忆度和文化感。 2. "历史渊源:" 很多老牌航空公司的名字带有殖民时期或历史印记,本身就带有一种古典和异域风情。例如: "Qantas (澳大利亚航空):" 源自 "Queensland and Northern Territory Aerial Services",听起来就很复古。 "SAS (瑞典航空):" "Svenska Aerobåts AB",瑞典皇家航空,名字简洁但感觉高贵。 "Lufthansa (德国汉莎航空):" "Luft" (空气) + "Hansa" (汉萨同盟),有历史底蕴。 3. "品牌定位:" 有些航空公司从一开始就定位为高端、豪华,其名字和昵称自然也体现了这一点。 "Emirates (阿联酋航空):" "Emirates" 本身就指酋长国,简洁有力

相关内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

飞机在航行时如何称呼呢?

你知道什么是飞机呼号吗?

来,我们今天替你答疑解惑!


飞机在国家间航行会涉及到名称、代码和呼号等问题。一家新的航空公司成立后都会马上申请属于自己的代码和呼号。飞机升空后各相关单位却无法准确的呼叫到它,正常的运行就受到了影响。


民航系统的呼号有哪些?


世界上有两个民航管理机构。一个是“ 国际民航组织(ICAO)”,另一个是“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在分工上,IATA 负责分配和管理航空公司的二字码、结算码和机场三字码;ICAO 负责分配和管理航空公司的三字码、呼号和机场四字码。简单地说,ICAO面对飞机 ,而 IATA 面对乘客。当然,在我国,首先对航空公司和机场进行管理的是 “中国民用航空局 ”。

IATA 的二字码我们经常见,就是每次乘坐飞机时的航班号的前两位。例如MF8101,那该航班的IATA代码就是MF。机场三字码更是明明白白地写在登机牌上,跟在出发站与到达站中文的后面。例如厦门的三字代码为XMN。但是 ICAO 的公司三字码和航空公司呼号,一般乘客是接触不到的。例如MF8101与XMN,其三字代码航班号为CXA8101,机场四字代码为ZSAM。

然而向 IATA 和 ICAO 申请这些代码的时候都需要像申请专利一样上交呼号使用权的费用。当新的航空公司注册成立之后会草拟一个名字。经由中国民航局申报,最终由 ICAO 批准,并交由航空公司使用。

国际民航组织标识(左)与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标识(右)


充满趣味性的呼号名称


全世界航空公司的呼号都使用英文,正规的航空公司拥有全套的名称、代码和呼号(Callsign),而且大部分航空公司的呼号与名称有关联,以便于记忆。例如中国南方航空公司:


英文名:China Southern Airlines

二字码:CZ

三字码:CSN

英文呼号:CHINA SOUTHERN

中文呼号:南方


世界上也有很多有个性的呼号,例如中华航空的呼号叫做 “DYNASTY(王朝)”,英国航空的呼号叫做 “SPEEDBIRD(飞鸟)”,南非航空叫做 “SPRINGBOK(跳羚)”。如果你收听ATC对话,就能听到空管说,"DYNASTY 346, heavy, runway 01 left , you are cleared to land."(王朝 346,重型,跑道洞幺左,可以降落)

全球的空中管制都使用英语(中国为中英双语),中国大陆与港澳台地区之间也是如此。但在国内,空管语言是汉语普通话,这就涉及到 " 中文呼号 " 的问题。我国大陆地区的 52 家航空公司(截止2020年5月)除了英文呼号之外,还都得有一个 “中文呼号 ”,这个呼号只在内地空中交通管理时使用。

大多中文的呼号很规矩,例如“中国国际航空”就叫做 “国航”, “中国东方航空”就叫做 “东方”,但也有个性的,例如“北部湾航空”叫做“浪花”,“福州航空”叫做“涌泉”,“天津货运航空”叫做“劝业”,“多彩贵州航空”叫做“黔兴”……等等,脑洞很大,几乎没有限制。


呼号发音的趣事


在国内航空界,数字也有专门的发音。例如 “2” 读做“俩 ”,“7” 读做“拐”。汉语比英语的好处是音节短,因此我国的空管沟通效率比外国略高。为了与国际接轨,我国也曾两次试图推广“空管英文化”,但之后都中止了。因此在我国境内,用中文呼号;出了境,用英文呼号。

我国航空公司雇佣了很多外籍飞行员,他们怎么办呢?其实也简单,我国的空管人员至少拥有ICAO4 级别的英语水平。对他们来讲,飞行员讲哪国语言,他们就讲什么语言,中英文呼号可以随意切换。现在很多航班如果飞行员是外籍,空管会得到提示,这样就方便空管人员有所准备。有些外籍飞行员喜欢说中文,但闲聊可以,工作语言还得按照 ICAO 的规定讲英文。


呼号,让沟通更方便


并非所有的航空公司都需要 ICAO 呼号。就像有的机场不申请三字码一样,如果生意不大想省钱,就没有必要申请英文呼号。可没有呼号有些时候这会造成隐患,举例来说,如果一架国外航班在中国空域发现前面的中国航班发动机起火,想向空管报告,可是如果只有中文呼号而没有英文呼号,国外航班怎么称呼它呢?

所以呼号看似只是个小词汇,但它的用处是很大的。我国的机场、航空公司不管现在有没有国际航线,基本上都加入了国际民航组织,机场都有了三字码,52 家航空公司也都有了中英文两种呼号。


关于呼号的小知识,你了解了吗?

那些民航鲜为人知的代码

其实对于民航运营来说十分重要

如果你还想知道什么有趣的小知识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航小薇~

发布于 2025-08-17 14:12
收藏
1
上一篇:青藏高原最大国际机场取消多趟国内航班,航班调整引关注 下一篇:泉州晋江国际机场盛大启航,首条直飞菲律宾达沃航线正式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