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谟县实验小学甘莱校区,校园足球活动点燃“双减”政策下的活力教育

望谟县实验小学甘莱校区,校园足球活动点燃“双减”政策下的活力教育"/

这是一个关于望谟县实验小学甘莱校区如何利用校园足球来促进“双减”政策实施的主题。以下是一些可以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内容和角度:
"标题:望谟县实验小学甘莱校区:绿茵助力“双减”,快乐足球育全人"
"核心内容:"
“双减”政策的实施,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望谟县实验小学甘莱校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充满活力与激情的校园足球作为重要载体,探索“双减”背景下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新路径。
"主要做法与成效:"
1. "丰富课后服务内涵,足球成为“标配”:" 学校将足球运动纳入课后服务“金菜单”,确保学生有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 开设足球兴趣班或社团,由专业教练或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指导,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 利用课后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足球训练、比赛或趣味足球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运动,在运动中成长。
2. "以足球促健康,缓解学业压力:" 足球运动能有效锻炼学生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踢足球能释放学习压力,调节情绪,帮助学生更好地平衡学习与生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通过团队配合,培养学生的协作

相关内容:

每天下午4点后,在望谟县实验小学甘莱校区的学校足球场上,随处可见学生们挥洒汗水的身影。一群身着训练服装的学生正认真观看体育老师兰林示范踢足球的标准动作,聆听老师讲解踢足球的基本要领。“自从双减政策和课后延时服务实施以来,足球社团每天下午正常开课,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训练很认真,体能、技战术等能力都有很大的进步,我们也有信心带出好的青少年足球队。”兰林信心十足。

训练现场。

“双减”政策实施后,望谟县实验小学甘莱校区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足球社团活动,将“快乐、好玩、乐学、苦练”的足球特色文化升华为足球精神,积极打造足球特色学校,进一步推动体教深度融合。

该校结合课后服务课程安排,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特点,开设了足球社团。足球社团成员每周一至周五在课后服务课上展开训练。自足球社团开班以来,通过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足球兴趣爱好,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还丰富了课后服务课程内容。

训练现场。

“我非常地喜欢足球,足球使我快乐,能锻炼我们的身体,磨炼我们的意志力。”望谟县实验小学甘莱校区学生张凯高兴地说。

据望谟县实验小学甘莱校区校长张仕江介绍,今年3月该校被列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学校也以此为契机,结合“双减”政策和“课后延迟服务”要求,积极营造足球运动氛围,提高教师训练专业水平,不断吸引更多的足球爱好学生加入训练。

训练现场。

自“双减”政策落地以来,望谟县实验小学甘莱校区充分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将“足球”等体育项目融入到课外活动中,持续丰富了校内特色课程、优化课后服务,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发展,积极推进“双减”政策落到实处、落地见效。

张仕江说,“下一步,将继续开好足球课程,每班每周必须上好一节足球课,将足球运动融入大课间体育活动中,丰富活动内容,融健身性、普及性、艺术性于一体,同时每学期开展好班级足球联赛,发现足球好苗子,全面培养特长突出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

训练现场。

据悉,截至目前,望谟县实验小学甘莱校区已经组建男女队共8队112人,在2022年,望谟县实验小学甘莱校区有9名学生参加2022年黔西南州U13足球运动员遴选中,有2名学生进入黔西南州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对象。(图/文 杨小广、王艳、班正雪)

发布于 2025-08-17 00:29
收藏
1
上一篇:望谟杨梅文化节,点燃丰收梦想,助力农民增收新篇章 下一篇:春意盎然——玉兰花盛开,迎春绽放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