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取消法语官方语言地位,非媒揭示西非反法情绪升温现象

马里取消法语官方语言地位,非媒揭示西非反法情绪升温现象"/

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个新闻。
"核心事件:"
马里通过一项法律,取消了法语在其宪法中的官方语言地位。
"背景与原因:"
马里是一个前法国殖民地,法语至今仍是其官方语言之一,与马里的本土语言(如班巴拉语)并存。 近年来,特别是在非洲大陆,出现了越来越强烈的反对法国殖民历史和现状的声音。 马里此举是这一地区“去法国化”或“反法”情绪的具体表现,旨在提升本土语言的文化地位和政治象征意义,减少对法国历史和文化的依赖。
"媒体报道与分析(非媒视角):"
新闻来源(非媒)关注到马里这一举动,并将其置于更广泛的“西非反法情绪日益高涨”的背景下进行解读。 这反映了部分西非民众和领导人对于法国殖民统治遗留问题的不满,以及寻求文化和政治独立性的愿望。 这种情绪可能源于对法国干预西非政治、经济,以及法国未能完全履行“后殖民”责任(如处理历史债务、尊重主权等)的持续质疑。
"总结:"
马里取消法语官方语言地位,是非洲大陆,特别是西非地区,反对法国殖民影响、强调本土文化和民族认同情绪上升的一个显著例子。这一事件受到了非媒的高度关注,并被看作是更大趋势的一部分。
"需要注意:"
取消官方语言地位

相关内容: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非洲前法国殖民地国家“去法国化”又有新动作。马里官方26日宣布,法语将不再作为该国的官方语言,但仍然是马里的工作语言。

据非洲新闻网26日报道,根据新宪法,法语“降级”为马里的工作语言,该国使用的13种民族语言则获得官方语言地位。该宪法于6月18日在全民公投中以96.91%的得票率通过。黎巴嫩“广场”电视台26日援引马里议会议员阿利乌·通卡拉的话称,马里政府正在制订计划,逐步将法语从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去除,“法语从现在起是一种工作语言,但这只是暂时的。我们有推广自己语言的严肃计划,希望在所有领域彻底消除法语,我们会逐步做到这一点。”

报道称,马里是前法国殖民地,自1960年独立以来一直使用法语作为官方语言,该国超过一半的人口属于法语圈。自戈伊塔2020年8月率领的军方势力推翻凯塔政府以来,马里和法国逐渐从友好合作变得摩擦不断,最终于2022年驱逐法国大使,并终止与法国的防务协议。

非洲新闻网称,马里作出这一决定,正值西非反法情绪日益高涨之际,当地舆论指责法国对该地区进行军事和政治干预。“okayafrica”网站称,这标志着马里彻底摆脱被殖民统治的阴影。法媒称,摒弃法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决定是马里主权和文化认同斗争的结果,而这种现象并非马里独有。摩洛哥今年7月3日宣布,该国公共行政、公共和私营机构的官方语言将不再使用法语,而是变成阿拉伯语。在阿尔及利亚,该国如同许多非洲法语区国家一样,启动旨在普及大学英语教学的教育改革,法语正在慢慢失去它的中心地位。(牧之)

发布于 2025-08-16 23:43
收藏
1
上一篇:为何马里舍弃自主发展,甘愿成为西方国家的跟跑小弟?探究背后的深层原因 下一篇:马里取消法语官方语言地位引非媒热议,西非反法情绪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