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成功安装T型战略设施,彰显国力新篇章

苏联成功安装T型战略设施,彰显国力新篇章"/

您提到的“苏联安装T”可能是指苏联时期安装的某种设备或系统。然而,这个表述有些模糊,我需要更多的上下文信息才能给出准确的回答。
苏联是一个曾经存在过的国家,其存在时间是从1922年到1991年。在这段时间里,苏联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包括科技、工业、军事等。苏联曾经安装了许多重要的设备和技术系统,这些设备和技术系统在苏联的经济、军事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果您能提供更多的信息,例如“T”具体指的是什么设备或系统的名称,以及安装的背景和目的,我将能够给出更准确的回答。同时,如果您对苏联的历史、科技或工业发展有其他问题,我也很乐意为您解答。

相关内容:

1124/1125工程


在1929年中国与苏联的中东铁路武装冲突中,苏联军方认为需要一型浅吃水炮艇。但直到1934年,项目规格书才被提交给建设委员会。海军想拥有一种装有两个炮塔的装甲艇。由于这些船只必须在第聂伯河及其支流上服役,其吃水限制在0.5米,而且必须让其尺寸小到足以铁路运输。总工程师Yuliy Benoit在项目过程中,很快就得出结论,不可能建造一种同时满足有两座炮塔和0.5米吃水的船。因此,他提出了两种相同型号的装甲艇的选择——大和小。在这两个项目中,炮座、机舱、燃料箱和舰桥都放置在装甲堡内。居住空间和其他舱室被放置在船首和船尾。最初,它计划用T-26坦克的炮塔。后来被T-28和T-35坦克的炮塔取代,当时陆军在生产这种炮塔。这种解决办法使船只能够从陆军仓库中供应弹药,这有一个缺陷,即一旦发生战争,它们必须向陆军指挥部报告并与陆军合作。由于坦克炮仰角只有26°,无法对空射击,所以安装了防空机枪。除了火炮,有的船后部会安装“喀秋莎”火箭炮。


在1936年底,前两艘装甲艇被提交进行测试:一个大型双炮塔(1124工程,也称为BKA-1124)和一个小型单炮塔(1125工程,也称为BKA-1125)。根据这些项目的另一个小型单炮塔项目是根据边防卫队行政长官于1937年发出的一项紧急命令制定的—S-40型坦克艇。为了Amudaria河和Syrdaria河,这些河流流速高、有大量的沙子和淤泥。在试验成功后,开始持续建造三种船,这些船被运用在狭窄的河流上游,在敌人占据的河岸展开行动。在卫国战争爆发之前,第聂伯河、平斯克河和多瑙河河流船队共接收了85艘船,另有68艘正在建造中。

S-40,安装了“喀秋莎”



Bronekater (BK)的意思是装甲船,在苏联常被称为“河岸坦克”或“Bronekater”。1125工程从1939年使用到1945年,在从斯大林格勒到奥地利的各条河流上作战。它们在保护苏联的大型水道系统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也部署在波罗的海和黑海。这些船用于攻击河边的敌方坦克和步兵,也可以对防御工事和城市进行地毯式轰炸(比如在奥地利的维也纳)。这些船可以通过火车从一条河运往另一条河,设计时考虑了通过隧道和桥梁。

安装T-28坦克的炮塔或37毫米高炮的BKA-1124


海军上将尼古拉·库兹涅佐夫在回忆录中说到:我们在战争的最初几个月就遇到装甲艇的需求。几家工厂转为生产坦克艇,但他们缺少炮塔和装甲。坦克的供不应求不允许陆军向海军提供装甲。为了不拖延前方急需的坦克艇的建造,水手把退役的76毫米高炮装上船。这样在1124工程和1125工程的基础上,制造出了不错的防空船。后来陆军生产坦克不那么急迫时,海军获得T-34-76的炮塔,造船厂还用均质钢代替了表面硬化钢,这使造船厂可以焊接船。他们安装了美国的Hall-Scotts and Packards发动机代替了国产发动机。后来还在甲板上安装了水雷导轨,用额外的机枪和37毫米高炮,加强船只的防空火力。

安装76毫米高炮的BKA-1124


库兹涅佐夫认为小型装甲艇能与沿岸部队密切配合,效果比其他船好。浅水重炮舰的大口径炮在内河作战时发挥的作用不如76毫米炮和机枪。而且装甲艇行动灵活,能躲开敌陆基重炮的轰炸。

1941年1月18日海军又订购了110艘1124工程和1125工程。同年6月24日2点30分,苏联浅水重炮舰和沿岸炮兵从多瑙河罗马尼亚的一侧开火,4艘BKA装甲艇和两栖部队进行两栖作战。2点45分,重炮向敌纵深开火,BKA装甲艇对登陆区进行炮击和机枪扫射,登陆部队上岸,半个小时后作战成功,终结了德军对伊兹梅尔的直接火力攻击。两天后的夜晚,平斯克区舰队的3艘BKA装甲艇深入敌占区12公里,建立炮兵观测所,炮击了别列津纳河的德军增援部队的通道,此时德军司令部正派兵增援守军以防御反攻的苏联21军。


1124工程性能:

标准排水量:44.2吨

满载排水量:49.7吨
长度:25.27米
宽度:4.06米
吃水:0.76米
动力:2台900马力或1200马力的汽油机

螺旋桨:2个固定轴距螺旋桨
最大航速:21节

航程:21节240海里

自持力:10天

船员:15人

装甲:4-14毫米

武器:

2门76毫米F-34炮;

1座双联装12.7毫米DShKM-2B重机枪;

2挺7.62毫米DT机枪;

1座“喀秋莎”火箭炮





1125工程性能:
排水量:29吨
长度:22.6米
宽度:3.5米
吃水:0.5米
动力:1台1200马力的4M-2500-W-12汽油机

螺旋桨:1个固定轴距螺旋桨
最大航速:16.1节

航程:11.4节180海里,5.2节170海里,16.1节110海里

自持力:10天

船员:12人

装甲:4-8毫米

武器:

1门76毫米F-34炮,备弹100发;

1座双联装12.7毫米DShKM-2BU重机枪,备弹3000发;

1座双联装12.7毫米2UK重机枪,备弹3000发;

4枚Rybka或6枚Mirab水雷;

1座“喀秋莎”火箭炮







161工程

161工程(MBK-161)大型海上装甲艇于1941-1942年在战前138工程的基础上设计,1942-1944年生产,MBK的意思是海上装甲艇,后改名MKL-161,MKL的意思是小艇。因为当时工厂在被德军围困的列宁格勒,所以相比138工程简化了船型,采用直线设计。1942年10月16日在列宁格勒建造首艇BK-501,1943年10月10日投入使用。对海军来说,该艇存在速度慢,火炮仰角小,火控系统简陋的毛病。1944年6月30日,最后一艘该级艇(BK-520)出厂。该艇共生产20艘,其中15艘后期型改进了装甲。首艇安装2门82毫米迫击炮,后面的就换为2门45毫米21-K炮。因为战时的艰难环境,工厂里有什么样的装甲,就安装怎样的装甲。不同船只武器也有所差别。





161工程性能:

标准排水量:151吨

满载排水量:158吨

长度:36.2米

宽度:5.5米

吃水:1.28米

轴:双轴

动力:2台Packard汽油机,输出2400马力

燃油:9吨

航程:10节450海里

最大航速:13-18节

船员:39人

装甲:水线装甲带25-50毫米,甲板15-30毫米,炮塔最大45毫米,装甲盒8毫米

武器:

2门76毫米F-34炮,备弹192发;

2门82毫米迫击炮(首艇);

2门45毫米21-K炮,备弹500发(除首艇外);

1门37毫米70-K高炮,备弹1500发;

2挺12.7毫米DShK机枪,备弹2000发

安装82毫米迫击炮


安装45毫米炮


186工程

186工程(MBK -186)大型海上装甲艇是继161工程之后开发的炮艇,后改名MKL-186。相比161工程,186工程换装柴油机和T-34-85的炮塔。1944年8月31日在列宁格勒开始建造首艇BK-521,1945年10月5日投入使用。它在1944-1945年生产了8艘,在1945-1947年生产了30艘。


186工程性能:

标准排水量:156.5吨

满载排水量:163.5吨

长度:36.2米

宽度:5.2米

吃水1.5米

动力:2台1000马力的通用动力柴油机

螺旋桨:2个固定轴距螺旋桨

最大航速:14节

航程:14节600海里,13节750海里

船员:42人

电子设备:其中5艘艇安装了Zarnitsa雷达

装甲:

上层建筑:30毫米;

水线装甲带:20毫米,船头尾部分8毫米;

水平防护装甲:20毫米,船头尾部分9毫米

武器:

2门85毫米ZIS-S-53炮(T-34-85炮塔);

1门37毫米70-K高炮;

2座双联装12.7毫米DShK机枪塔;

2挺7.62毫米机枪;

2门82毫米迫击炮



图片来自网络

发布于 2025-08-15 16:28
收藏
1
上一篇:中国最狠33个潜规则,揭秘职场生存智慧醍醐灌顶 下一篇:北京小哥揭秘,泰国Tuk Tuk(突突车)传奇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