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八景探秘,玉驾仙境的神秘魅力

荣成八景探秘,玉驾仙境的神秘魅力"/

我们来聊聊“荣成八景”中的“玉驾仙境”。
“荣成八景”是清代道光年间,由知县张燮命人评选出的荣成地区八处著名风景,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这片海岸和山林的审美与认知。“玉驾仙境”是其中之一,具体指的是"成山头(成山角)"一带的壮丽景色。
以下是对“玉驾仙境”这个景名的解读和其代表的景观:
1. "景名解读": "玉驾 (Yù Jià)":“玉”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美好、纯净、珍贵;“驾”指车驾、乘坐的车辆。合起来,“玉驾”可以理解为乘坐着像玉一样华美、神圣的车驾,或是形容景色如同玉制的车驾般精美绝伦。这里可能也暗含着一种帝王或神仙的驾临,带有祥瑞、庄严的意味。 "仙境 (Xiānjìng)":指如同神仙居住的地方,形容风景极其优美、超凡脱俗,仿佛不属人间。 "合起来":“玉驾仙境”描绘的是一处如同神仙乘坐玉车驾临般的仙境般景致,极言其风光的壮美、秀雅和超凡脱俗。
2. "核心景观:成山头 (Chéngshān Tóu / Cape St

相关内容:

  荣成,古谓朝舞之地、天之尽头。据记载,不夜城、秦桥遗迹、峨石灜波、牢山云洞、花斑彩石、龙池畅观、玉驾仙境、游龙山寺登天门绝顶,并称为“荣成八景”。即日起,本平台将开设专栏,带您一起感受“荣成八景”的独特魅力。




今天,

让我们一起走进“玉驾仙境”吧~

公元前219年和210年,秦始皇两次东巡成山,拜天祭日、寻找仙境和长生不老之药。途经荣成崂山地界,见崂山之南有小山,山石耸立,奇形异貌,其东大海扬波,大有仙境之象,便乘兴登临小憩,所以后人名此山曰“御驾山”。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势虽不能与崂山相比,御驾山却因始皇驻跸而名闻,“玉驾仙境”成为民国荣成八景之一,与其正北的“牢山云洞”齐名。

玉驾仙境

【民国】袁绍昂


顾名思义式前型,

秦汉乘舆应此经。

大好佛山留佛迹,

本来仙境住仙灵。

风掀白浪千寻白,

云拥岩阿一抹青。

御驾何年曾驻跸?

剔除苍藓访碑铭。



  袁绍昂,字性之,因1916年主编《山东图书馆重编书目》而名噪齐鲁,被称为“南通真儒”,著有《杏红馆酬世文钞》《杏林馆诗钞》存世。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江苏南通人袁绍昂应荣成县县长邱中度和鞠思敏之邀,来荣成负责分纂民国《荣成县志》。历两载,十卷县志脱稿。后值抗战全面爆发,县志未能付梓。袁绍昂滞留荣成期间,遍历荣成山水,留下了许多描绘荣成的诗作。


可能是在编撰《荣成县志》时看到了御驾山之名,袁绍昂联想到秦皇汉武东巡荣成,应当经过此山,便油然而生寻访的念头。登上不高的山顶,四围景色一望无余。山前玉驾庵的遗迹尚存,山左则是浪涌千寻的海天景色,脚下的御驾山,云雾出没于山岩隙间,与苍翠的青松一起,构成了御驾山的青绿基调。




这一派海天佛国的景象,正合仙境,也当住仙灵,难怪御驾驻跸。那御驾是何时在此停留的呢?仿佛看到南通真儒正在剔除碑碣上的苔藓,仔细研判。



这首《玉驾仙境》,正是袁绍昂慕名访景、借景怀古生情的山水诗作。“大好佛山留佛迹,本来仙境住仙灵”写足了玉驾山灵气,而“剔除苍藓访碑铭”一句,使一个治学严谨、殷殷探求的可爱读书人的形象,瞬间跃然纸上。


来源:荣成文旅

发布于 2025-08-15 13:43
收藏
1
上一篇:寻味荣成|红火荣成年庆!揭秘荣成最热门玩乐地→ 下一篇:周末遛娃欢乐行!荣成六大宝藏打卡点,亲子时光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