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识揭秘,十二生肖背后的奥秘

文化常识揭秘,十二生肖背后的奥秘"/

我们来谈谈中国的文化常识之一:"十二生肖 (Shí'èr Shēngxiāo)"。
十二生肖是中国及东亚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纪年系统,也是一种重要的传统文化符号。它基于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通过十二种动物代表不同的年份,与人的性格、命运等产生联系。
以下是关于十二生肖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1. "起源传说": 最广为流传的传说与玉皇大帝(玉帝)有关。据说玉帝下令选出十二种动物作为纪年的代表,并按到达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传说中,当时有十一种动物先到达天宫,剩下最后一个位置空缺。这时,正在河里洗澡的"老鼠"爬上大乌龟(有时说是龙)的背,假装自己先到,最终获得了最后一个(第十二个)位置。 这个故事解释了为什么鼠排在龙之前。
2. "十二种动物及其顺序": "鼠 (Rat)" - 子 (Zǐ) "牛 (Ox)" - 丑 (Chǒu) "虎 (Tiger)" - 寅 (Yín) "兔 (Rabbit)" - 卯 (Mǎo) "龙 (Dragon)" - 辰 (Chén) "蛇 (Snake)" -

相关内容: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二生肖不仅是一种纪年方式,更是一套独特的文化符号系统。

十二生肖按照固定顺序循环往复,构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时间计量方式。但其意义远不止于此,它承载着农耕文明的集体记忆,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与生命的理解,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道德内涵。从某种程度上说,十二生肖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一面镜子,映照出这个民族对时间、命运和生命本质的独特思考。

1.关于十二生肖的起源

现在,十二生肖是怎样起源的,学界尚无定论,但普遍认为与古代天文学和历法发展密切相关。总的看,主要包括:

①星宿说。古人将黄道与赤道附近的恒星分为“二十八星宿”。二十八宿分别对应一种动物。古代又将周天等分十二份,用十二支表示,而十二支配属生肖,生肖与二十八星宿存在对应关系。

但因为二十八星宿配动物的记载晚于十二生肖,所以该说有点牵强附会,。

②岁星说。可能源于古代对木星(岁星)运行的观测——木星绕太阳一周约12年,古人将黄道带分为十二等分,从木星位置可确定年度支序,逐渐演变为十二生肖。

③图腾说。原始社会的先民常用某种动物、植物、非生物或自然现象的图形作为本氏族的保护神和标志,即图腾。十二生肖除龙为虚幻之物,其余都是日常可见的。大体可分两类:牛、马、羊、鸡、狗、猪“六畜”和鼠、虎、兔、龙、蛇、猴“六兽”。 这些动物很可能被作为氏族的名号标记来崇拜。后来,就与十二生肖相关联。

④外来说。法国学者沙畹和近代学者郭沫若更是提出了“西域或突厥”以及“巴比伦黄道十二宫”等假说。现在,此类说法已被否定。

此外,还有学者认为,生肖文化是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动物纪年法相互影响融合而成。

总之,从已有记录看,十二生肖是逐渐演变而来的,其起源尚没有发现确切的记录和根据。十二生肖应该在有文字出现以前就已经逐步形成,后续只是在动物、次序上有所变化。在创造文字之前,用动物来做标记,更为具体、形象和生动。

2.为什么生肖取数十二?

这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在古代中国,“十二”被视为传达天意的“天大之数”,是非常神圣的一个数字。古代天文学家发现木星(岁星)约12年绕天一周,一岁还有月相变化的12次朔望周期。《周礼》载:“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

上古中国采用“岁星纪年法”,以及甲骨文中已有的“天干地支”体系,这些都为十二生肖的形成提供了基准。

3.为什么是这十二种动物?

十二生肖的动物选择与排序历来引发诸多讨论。为什么是这十二种动物?

对此,学界说法不一。其实,这十二种动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包括今天,仍然有区域和民族的差异。

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发掘出了秦代竹简,其中《日书•盗者》记载:“子,鼠也,盗者锐口,稀须,……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寅,虎也,盗者状,希须 ,面有黑焉。卯,兔也,盗者大面头。辰,盗者男子,青赤色……巳,虫也,盗者长而黑蛇目。午,鹿也,盗者长颈小哘,其身不全。……未,马也,盗者长须耳。申,环也,盗者圆面……酉,水也……戌,老羊也……亥,豕也。”

这些表述中,生肖动物、次序与现代的已经大部分相同;但“辰”没写生肖;“午”对“鹿”,不对“马”,“戌”对“老羊”。

1986年4月,甘肃天水放马滩秦代出土的甲、乙两种《日书》竹简,年代与睡虎地秦简相近。甲种竹简也有“盗者”的记录:子,鼠矣。丑,牛矣。寅,虎矣。卯,兔矣。辰,虫矣。巳,鸡矣。午,马矣。未,羊矣。申,猴矣。酉,鸡矣。戌,犬矣。亥,豕矣。

该记录,除“辰虫巳鸡”外,生肖与动物、地支的对应关系与现代完全相同。

最早的系统记载见于东汉王充的《论衡》,这是现在所知的对十二生肖最早完整记录,动物、次序与现在相同。


这说明,最晚至东汉,十二生肖已全部定型。

4.十二生肖的次序

关于排序,同样没有发现关键证据。

民间则流传着各种传说,很有趣,最常见的是“动物赛跑”的故事:玉皇大帝通过动物报名的方式选定十二生肖,规定先到者入选。猫委托老鼠提醒自己参选,结果老鼠却独自前往,并利用牛的善良跳至其头顶,在最后一刻跳下夺得第一,最终成为十二生肖之首,而猫因错过评选与老鼠结仇,而猪因为懒惰排在最后。

这个故事不仅解释了“生肖无猫”的现象,更通过拟人化叙事传递了诚信与竞争的朴素价值观。

当然,这只是故事,至于为什么生肖中没有猫,其实远古中国无猫,家猫传入中国时生肖早已形成。

还有人认为,是以动物前爪的奇偶来排序:十二生肖中,排在单数位置的,其足(爪)必定是奇数。

有人认为是以动物每天特定活动的时间来排序,每一种动物对应一个时辰。

实际上,十二生肖的选择与排序很可能与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的动物象征、阴阳五行理论以及农耕社会的实用考量密切相关。例如,龙作为唯一的神话生物入选,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这种能兴云布雨的神物的崇拜;家畜(牛、马、羊、鸡、狗、猪)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自然成为标记时间的符号。

5、属相的应用

每个人出生年份对应的生肖被称为"属相"。至今发现的最早的“属相”记载出现在《南齐书·五行志》中:“东昏侯属猪……梁王属龙……”。

这说明最迟在南北朝时期,用生肖属相纪年指人就已经普遍运用了。

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十二生肖的影响无处不在,形成了独特的"生肖文化"。

属相被认为会影响性格命运。"本命年"(与出生生肖相同的年份)要穿红色衣物避邪的习俗至今盛行。

婚配时要看生肖是否相合,"鸡犬不宁""龙虎相斗"等说法影响着人们的婚姻选择。

起名时也常考虑生肖宜忌,如属鼠的人名字中宜有"米""豆"等偏旁。

这些习俗虽然带有迷信色彩,却真实反映了生肖文化对中国社会心理的深远影响。

6.民俗文化

与生肖相关的民俗更是丰富多彩,体现出鲜明的历史性、地域性、民族性、功利性等特点。每种生肖动物都关联一些特定的民俗、信仰、活动等内容。

在传统节日尤其是春节,生肖元素随处可见。

像与鼠有关的,农历正月廿五为“填仓节”,粮商米贩祭“仓神”老鼠。还有老鼠嫁女,年画和剪纸的常见题材。鲁迅在《狗猫鼠》提到,“正月十四的夜,是我不肯轻易便睡,等候它们的仪仗从床下出来的夜。”

7.文学艺术

关于十二生肖的文学艺术创作非常多。

像诗歌,南朝沈炯的《十二属相诗》: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虎哺坐空谷,兔月向窗开。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杯。狗其怀物外,猪蠡窅悠哉。

十二生肖动物还是对联、小说、喜剧、绘画、器具、剪纸等方面常见的素材。

8.文化的多元

与其他传统文化一样,生肖同样表现出民族和区域的差异。

在一些少数民族的十二生肖,不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在动物形象和次序上,会略有差别。

部分少数民族的生肖

广西壮族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桂西彝族

龙、凤、马、蚁、人、鸡、狗、猪、雀、牛、虎、蛇

川滇黔彝族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哀牢山彝族

虎、兔、穿山甲、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

傣族

鼠、黄牛、虎、兔、大蛇、蛇、马、山羊、猴、鸡、狗、象

黎族

鸡、狗、猪、鼠、牛、虫、兔、龙、蛇、马、羊、猴

蒙古族

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

维吾尔族

鼠、牛、虎、兔、鱼、蛇、马、羊、猴、鸡、狗、猪

柯尔克孜族

鼠、牛、虎、兔、鱼、蛇、马、羊、狐狸、鸡、狗、猪

藏族

将阴阳、五行和肖兽融合,如阴火兔年、阳土龙年、阳金猴年

其他有些国家也有生肖。越南以猫替兔;印度有狮无虎,其余相同;韩国、日本生肖与中国相同;柬埔寨和泰国与中国基本相同,但分别以牛和蛇起始;缅甸是8个生肖,周一到周日(周三分上下午)出生的人分别属虎、狮、双牙象、无牙象、鼠、天竺鼠、龙、妙翅鸟。

西方国家生肖可追溯到古巴比伦:猫、犬、蛇、蜣螂、驴、狮、公羊、公牛、隼、猴、鳄、红鹤。此外,黄道十二星座也被认为是欧洲十二生肖。

其实,这倒可以给我们一个启发,或许提醒我们:十二生肖为什么是这12种动物、为什么会这么排序?这个问题,本身或许没有标准答案。

总之,从哲学层面看,十二生肖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时空观和生命观。与西方线性不可逆的时间观不同,十二生肖的循环往复,展现了一种循环时间观,时间能够周而复始。这种观念与农耕文明的季节轮回体验高度契合。

同时,十二生肖将抽象时间具象化为动物形象,赋予时间以生命特征,反映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每种生肖动物都被赋予特定的性格特征和象征意义,共同构成了中国人对人性理解的丰富图景。十二生肖还与五行(金木水火土)、阴阳相结合,形成更为复杂的命理体系,成为古人解释个人命运和社会变迁的概念工具。

在全球化的今天,十二生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正逐渐被世界所了解和喜爱。通过十二生肖,体现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理解、对时间的感悟。十二生肖就像十二个文化密码,穿越数千年时光,至今仍在解读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它们不仅仅是纪年工具,更是民族记忆的载体,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文化纽带。正如十二生肖的永恒轮回,文化传统也应在创新中生生不息,永远焕发新的生命力。

发布于 2025-08-14 23:41
收藏
1
上一篇:广州夜生活新地标,盘点最火的十家酒吧 下一篇:北方小年习俗探秘,属蛇生肖中的趣味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