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最近的日子,真说不上好。经济总量被困在G7最后那一位,GDP增长死气沉沉,和几年前比,急转直下。全球都盯着,英国自己最清楚。曾经以国家通讯自豪,拆了华为5G后,信号卡得像老旧收音机,欧洲看笑话。首相脸上没了底气,民众嘴里天天说自己落了个“落后国”,没人往地上扔苹果,怕砸到手机上也没网络。新经济起不来,旧经济垮掉,英国两头不着,还能靠啥?

当初跟着美国喊制裁,关掉华为,撤离重要企业,说要自立自强。人们看好,结果呢?一通操作猛如虎,明明是美国的棋子还以为自己是棋手。现在英国通讯大面积掉链子,政府解释,信号慢是“自己选择”。民众问,凭啥?没人能答。技术进步、产业升级,通通像被堵住的水管,流不出来了。这招跟进美国,真带来了好运吗?
日常的新闻报道也不安生。红海风暴,英国海军罕见遭遇胡塞武装追击。武器掉海里也没人想捞。前沿军事不是人说好就好,用的全是技术和钱;现在英军装备老旧,兵力不足,遇敌就掉头。英国议员摆面子,跑到吉布提被人轰出门口。这是曾经的宗主国吗?外人看热闹,自己心里明白失落。还能靠什么撑门面?

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又刷“主权”存在感。阿根廷新总统上台,国内动荡,英国却趁这个空,说岛是自己的,从没放弃。网友开玩笑,这不是喝醉后还以为房子是自己的吗?阿根廷警告,英国媒体照样高调,恍如百年前的帝国,仿佛自己还是主角,可真有人相信吗?**帝国的命门,早已变味。**
英国的衰退,其实不止今天。给点时间往回看,人们会发现1898年美国GDP赶超,英国并不死心,还是赖在“老大”宝座。大英帝国全球殖民地还没清光,金融、科技、文化仍被推崇。直到二战打到一半,英国撑不下了,才向美国递出乞援信,换回美国的军用补给。权力转移,不是自愿,全世界看得明白。一夜之间让出世界第一,成就美国称霸,这算好事吗?

1945年后二战三巨头,美、苏、英表面平起平坐,之后苏美冷战,英国抱美国大腿。自此自己成了“美后”。毛主席说出“三个世界”理论后,中美苏三足鼎立。英国自个儿心里有数,自己就是二线。是走自己的路,还是继续盲目追随?大家判词早写完,不过英国人有自己的算计。
本来英国退居“老二线”,好好抱欧盟大腿,和法德深化关系,才是明智选择。现实却偏偏相反。入欧、脱欧折腾十多年,公投来回走,实质没长进,还成欧洲“孤岛”。经济接不上轨道,新行业走不远,老工业不见了,新技术赶不上德国。政界哑火,官僚越来越滞后,社会讨论火药味变淡。英国最聪明、最勇敢的一波人,早移民了。剩下的只会怀念老伦敦的时光?

几周前G7开会,冻结俄罗斯海外资产,英国和美国走在前面。加拿大跟着,美国拿捏得死死的。英美金融体系绑得很牢,纽约华尔街、伦敦金融城,说不好是互相依赖还是共同虚胖。犹太企业在背后推波助澜,三国经济链接金融行业,波动只需一根指头。有些人觉得英国像是美国的“外挂”,金融游戏风生水起,但拆开来看,英国还是没实业。风一转,纸牌屋塌下去,最后剩什么?
利比亚,伊拉克,叙利亚、阿富汗。你要找英国影子,没一次缺席。美国冲在前,英国紧跟。自家没资本主张,等美国一声令下,军舰飞机就飞过去。全球冲突,英国总在队尾上露脸,不愿当核心,也不敢缺席。不少人骂美英“沾血”,他们回应模棱两可,“正义、责任、盟友”。可事实是,没人再把英国当“老大”,更像美国的工具人。啥叫尴尬?这就叫尴尬。

问题一直没人说破。英国统治世界三百年,退居二线怎么还不如有些新兴经济体?瘦死骆驼真不比马大?往深看,有点说不清――
“坑蒙拐骗偷”,这是英国海盗殖民早就养成的本事。后来国会、资本家、商人换个马甲,手法还是那套,不算新鲜。自说自话那种自豪,人家早听腻了。纵观历史,英法百年战争、清教徒革命、殖民掠夺、鸦片战争,每段都是刀尖舔血,换来数百年的强盛。可这手段终究留不下好结果。

**“烧杀抢掠”留下很多伤痕。**光殖民地面积,说是全球第一。美国或许更爱动武,英国更会算账。赚到钱再走人,欧美都知道。底子广,根子浅,民族问题至今没法解决。爱尔兰、苏格兰,内部一直不和。问题层出不穷,每逢大选就爆一次。美国那边州权闹,英国在北爱、苏格兰问题上打太极。民族认同,讲来讲去讲不清楚。
虚拟经济成了英国最后的门面。既无石油,也无太阳。实体制造业骨瘦如柴,连航母造不全,买件钢板还要进口。比美国脱实向虚还要绝。英国产业结构,金融拔尖,但大风吹来的繁荣,风停了,一地鸡毛。

政坛没法提气。这几十年还能数出来几个像样的首相?女王一走,王储没威信;议会里吵仗,党争连年,出头的全是花瓶。丘吉尔之后再无巨人,民众失望,媒体嘴上不说心里门儿清。美国总统一届更比一届水,拜登执政还没完,国债猛涨七万亿,没人猜得准下一任怎么收场。
社会残破不堪,治安警力不足,种族、宗教、贫富隔阂加深。警察怕惹事,市长学会装傻,民众开始“自保”。街上遇到麻烦不敢报警,怕惹上大事。社会撕裂到现在,人心都散了。英国上层看得清楚,只是躲着。
全球第三世界普遍不信英国的领导力。靠金融吃利,靠美元喝血,英国经济根本无法辐射全球。资本流转、泡沫遍布,难有实体支撑。寄生体、腐朽体,都能说成自己的标签。帝国主义本以为是资本主义终极形态,结果发现,爬上顶端也下不来。英国的现实也就这样,没辙。
美国会不会重蹈英国的覆辙?不少学者甚至西方精英开始怀疑自己。有人觉得,只要美元还是世界货币,美帝永远都是美帝。可事实真就如此?不敢打包票。
中国搞制造业,用脚踏实地干出来的高质量发展。这几年,全球供应链变化,14亿中国人口拼命工作,给国家打拼出制造业第一大国的位置。商品流通、劳动力成本,顶住美国反复金融收割。美元再猖狂,碰到中国实体经济,就是啃不动的铁板。想在中国内部搞点花样,门都没有。
虽然英国曾经无敌,但现在再比,差着一条街。实打实干经济才是真。“过度虚拟化、政坛内耗、金融主导”的英国模式,玩到今天啥都剩不下。当初的辉煌终成幻影,后来的故事还真说不明白。
其实,也没啥完美答案。现实就是谁都想赢,谁都怕输。英国退了场,地还在,国还在。只不过,有的事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未来还会咋样?没人能说清,但无论怎么变,英伦三岛的雨还会下,伦敦塔桥没挪地,英国人茶总还会泡,有事也得慢慢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