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探寻古代治国安邦之道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探寻古代治国安邦之道"/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 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经典《尚书·洪范》篇。
"洪范 (Hóng Fàn):" 意为“宏大、广博的规范或法则”。《尚书·洪范》记载了传说中尧舜时期上天授予大禹的治国纲要,列举了八种基本的治国原则和政务范畴。 "八政 (Bā Zhèng):" 指的是《洪范》中提到的八项具体的政务内容,它们是: 1. "食 (Shí):" 指粮食、农业、食物生产。 2. "货 (Huò):" 指货币、财物、交易。 3. "敛 (Liǎn):" 指征收、聚敛赋税。 4. "刑 (Xíng):" 指刑罚、法律。 5. "谋 (Móu):" 指计划、谋划、决策。 6. "宫 (Gōng):" 指宫室、百官、政府机构。 7. "师 (Shī):" 指军队、将领、军事。 8. "义 (Yì):" 指道义、伦理、公正。
"食为政首 (Sh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毛泽东同志说:“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国十三亿多张嘴要吃饭,不吃饭就不能生存,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稳得住。

——2013年1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出处】

出自(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第四》。

原文:《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二者,生民之本,兴自神农之世。……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黄帝以下“通其变,使民不倦”。尧命四子以“敬授民时”,舜命后稷以“黎民祖饥”,是为政首。

【释义】

古语原文释义为:《洪范》的八种政务官员中,一是管民食的官,二是管财货的官。食是指农民生产的可以吃的好谷,货是指可以穿的布帛……,这两样,是人民生活的根本,从神农时代就开始兴起。食物充足货物流通,国家就充裕人民就富足,这样政教风化就形成了。黄帝以下:“为百姓变通,使他们不感到厌倦。”尧帝命令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人“把天时节令告诉给人民”,舜帝在“百姓开始饥饿”时任命后稷,这就是为政的首位。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是从以上古文中概括化用而来,意为:《洪范》当中的八种政务,粮食为政务之首。

【启悟】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解决好吃饭问题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我国成功解决了十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从吃不饱、吃的饱到吃的好,逐步筑牢了装好中国粮食的中国饭碗。

粮丰天下安。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已经成为了一个永恒课题。作为13亿多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过关,不管形势如何变化,中国人的饭碗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放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们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这,是国之政首。

发布于 2025-08-14 12:13
收藏
1
上一篇:大同,中国“最凉古都”,夏季均温20°C,成为养生之都的天然疗养胜地 下一篇:你知道“五福临门”是哪五福吗?涨知识,快来收好这份福运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