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媒体聚焦,重庆凭借复杂地势崛起之路

新加坡媒体聚焦,重庆凭借复杂地势崛起之路"/

是的,您提到的这个观点在新加坡媒体以及其他一些国际或区域媒体的分析中时有出现。重庆作为中国西南部的一个重要城市,其崛起确实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特别是复杂的地形(山地、丘陵、江流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以下是一些关于重庆如何依托复杂地势崛起的常见分析点,这些观点常常被媒体提及:
1. "独特的港口优势(长江上游门户):"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拥有朝天门等港口。长江作为中国最长、货运量最大的内河航道之一,为重庆提供了连接中国内陆腹地和沿海地区的天然水路通道。复杂的地形使得重庆能深入内陆,成为西部重要的物流枢纽和对外贸易口岸。 2. "地形塑造的产业集聚:" 重庆的“山城”地貌,虽然给城市建设带来挑战,但也形成了独特的组团式城市格局。河流和山峦在一定程度上自然地划分了不同的功能区域,也促进了沿江、沿坡地的发展。例如,一些高科技产业区和商业中心就利用了江边的开阔地带。 3. "交通建设的成就与挑战:" 在复杂地形上建设现代化的交通网络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成就。重庆建成了庞大的桥梁集群(横跨长江和嘉陵江),发达的轨道交通系统(穿山越江),以及纵横交错的公路网。这些交通基础设施的建立,不仅克服了地形障碍,也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内部以及与外部的连接,是其崛起的关键支撑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来源:【环球网】

新加坡《海峡时报》7月12日文章,原题:这是第几层?重庆迷宫般的环境推动其崛起为超大城市白象居小区坐落于重庆市一条交通要道旁,正门口的三栋建筑看似不超过15层,然而走进其中俯瞰,单元楼实则高达25层,错落有致地沿陡峭山体排列。这正是重庆被称作“8D”魔幻都市的一个典型例证。

重庆约3/4的辖区被山地覆盖,城市规划者克服自然障碍、另辟蹊径,造就了复杂的多层次城市景观。这种看似违背传统逻辑的奇观,实则为这座都市的繁荣注入了强大动力。在因地制宜谋发展、合理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庆堪称超大城市治理的典范。

重庆依山而居的历史可追溯至本地传统的吊脚楼。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黄经南介绍,当地人为避开洪水将房屋建在高处,随着人口持续增长,重庆逐渐形成多个定居点,这些定居点被山脉、河流等自然屏障分隔,演变为如今的各个次中心,形成了城市规划师所说的“多核模式”。

因地处山区,重庆市政府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且以轨道交通为主导,线路贯穿丘陵地带,以缓解人口密度和高汽车保有量带来的压力。目前,重庆中心城区汽车保有量至少230万辆,且数量仍在逐年增加。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教授刘勇认为,山区城市倾向于发展功能齐全、各自独立的中心或组团,以替代单一的城市核心。岩土工程的进步,使重庆各个次中心得以连接,同时具备独立运作的整合能力。全市桥梁数量从1997年约4000座攀升到如今2万多座,还建成了结构复杂的高速公路系统——五层结构的黄桷湾立交。

重庆的快速崛起,既源于发展需求,也得益于深谋远虑的布局。作为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重庆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引擎。在制造业的强劲推动下,重庆2024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7%,高于全国5%的水平。而早在2022年,其经济总量就超过广州,成为继北京、上海、深圳之后的第四大经济城市。

刘勇表示,“重庆顺应自然地形,保护山水格局,以绿化带分隔组团,促进城市有机分散,鼓励集约化、垂直发展”,这些做法为中国许多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借鉴。(作者Aw Cheng Wei,青桂译)

本文来自【环球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发布于 2025-08-13 01:58
收藏
1
上一篇:重庆地形离谱,导航都懵圈,路痴的我瑟瑟发抖! 下一篇:新加坡媒体聚焦,重庆凭借独特复杂地势实现崛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