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运营商圈里的闻风丧胆的黑话秘籍!

揭秘运营商圈里的闻风丧胆的黑话秘籍!"/

哈哈,这个问题很有趣!运营商内部确实有一些自嘲或者行业内流传,听起来有点“黑话”性质的词语,通常反映了他们日常工作的压力、挑战或者是一些难以言说的“潜规则”。这些词语往往带有夸张、戏谑的成分,并不是真正的“丧胆”级别,更多的是一种内部玩笑。
以下是一些运营商(特别是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内部可能流传,让员工们会心一笑或者“感同身受”的“黑话”:
1. "KPI / OKR 下的生存法则相关:" "“指标是爹,用户是妈”": 形容在KPI压力下,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着指标完成和用户满意度(表面上)来转。 "“冲量”": 特指为了完成销售指标(尤其是宽带、手机卡、增值业务等)而进行的大力营销活动。常常伴随着压力和“运动式”的工作。 "“颗粒度”": 指对工作、用户问题或者资源分配进行极其细致的管理和拆解。有时也暗指为了完成指标而把大问题切割成小问题来处理。 "“闭环”": 要求工作流程完整、有始有终,所有问题都要有记录、有处理、有反馈、有结果。对于一线人员来说,意味着无尽的记录和跟进。
2. "网络与运维相关:"

相关内容:

运营商有哪些闻风丧胆的黑话!


| 环球通信| @好5G |

通信行业最具影响力自媒体

深夜11点的运营商大楼,市场部小王的电脑屏幕还亮着。钉钉群里突然弹出消息:"明天7:30晨会复盘FTTR攻坚数据,请准备好收割方案和KPI对赌明细。"短短27个字里,竟藏着6个让通信人闻风丧胆的关键词。这不是特例——在中国运营商体系里,一套独特的"黑话体系"正成为数万员工的日常生存密码。


一、时间战场:被会议切割的24小时

"晨会"与"早会"这对双生子,拉开了通信人一天的序幕。某省公司流出的日程表显示,基层员工平均每天要参加3.7个会议,包括但不限于:


启动会(项目开战宣言)

复盘会(业绩解剖现场)

调度会(资源争夺大战)

攻坚会(指标冲刺总动员)

"最怕听到'
临时加个短会',这种会往往能从晚饭后开到末班地铁结束。"网络部老张苦笑道。

二、空间战场:从扫楼到摆摊的立体作战


一个市场,五家在争抢,这就是先现在的状况。也正因为这,市场线条的"三扫战略"构成地面部队的作战地图:

扫楼:写字间里推销"三千兆"套餐

扫街:商铺间推广"企业微信"解决方案

扫村:田间地头推销"双千兆"宽带

某地市分公司流传的《扫村十八式》手册要求:"每日有效接触≥50户,破零(零订单突破)必须当日完成"。更有"楼内人员"发明"甩单战术"——在居民楼电梯里贴满二维码,美其名曰"数字化深耕"。

三、数字牢笼:KPI驱动的极限生存


省公司市场部流出的《2024春促方案》显示,一线员工需同时背负:

基础KPI:宽带新增、移网发展量

创新KPI:FTTR(光纤到房间)渗透率

对赌指标:与相邻片区业绩PK

清算指标:未达标扣减绩效工资

“上级领导一般说下级现在是'
能力恐慌',我们基层都说是'指标恐慌'。”某营业厅店长展示其手机里的17个考核APP。根据工信部最新数据,今年上半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055亿元,同比增长1%,增速跌至近几年冰点。但在"降本增效"要求下,某运营商省公司人均考核指标同比增加42%。

四、组织变形记:架构调整的N种姿势

人力部门发明的"三把斧"年年翻新:

竞聘:全员重新答辩上岗

轮岗:技术骨干调任销售

双选:部门与员工互相"拍卖"

某地市分公司流传的《岗位淘汰预警表》显示,后端技术岗需完成"支撑工时"(前台销售支援时长)才能避免进入"人才池"(待岗培训状态)。这种"去机关化"改革催生了新物种——"白天摆摊晚上割接"的复合型员工。干部年轻化也立马把运营商的中层纳入进来了,都明白这也是队伍优化的一种手段。

五、技术迷雾:新概念轰炸下的"工具人"

技术部门同样难逃术语轰炸:

割接:凌晨两点的网络升级

外呼:AI机器人+人工的营销组合拳

FTTR:每户成本超3000元的光纤改造(这个运营商是真倒贴不少钱,用户是真享受到了便宜,用户遇到推荐的别错过

三千兆:5G+宽带+WiFi的套餐捆绑

"去年搞'双千兆',今年推'三千兆',设备还没装完又要备战'全光万兆'。"装维工程师老李的工具箱里,装着三代不同制式的光猫。

六、当代通信人生存指南(黑话对照表)


还记得,“大家本身吃的就是一碗饭,倒过来倒过去,还是那碗饭。可每倒一次,行业价值就下降一次。”这句话不?我记得是通信行业高层说的原话,说的是白话其实叫内卷?


那黑话是什么?黑话对照表如下:


黑话词汇

真实含义

杀伤指数

收割

突击完成指标

★★★★★

复盘

秋后算账

★★★★☆

对赌

完不成就扣钱

★★★★★

深耕

反复骚扰客户

★★★☆☆

攻坚

24小时加班

★★★★★

能力恐慌

被迫学习新技能

★★★★☆


全球60%的5G基站、70%的5G用户在中国,40%的灯塔工厂也在中国。中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算力规模全球第二。虽然中国通信资费水平仅为国际平均水平的一半多一点,移动通信用户ARPU值仅相当于美国的18%,这一列成绩背后离不开通信行业基层员工的付出。只不过,人们对这个行业的认知度和重视度不够,很难看到通信人默默付出,确保着我们的通信畅通无阻,如果你还不理解通信行业基层员工个,那么你想想,每次我们扫码支付、刷抖音,背后是不是都有他们的辛勤付出?


这套黑话体系的本质,是行业高压竞争下的应激反应,实际上基层正被迫做着“转型”,虽然大都心里清楚“转型”本就是一场没有退路的战役当"创新"变成指标、"研发"等同于KPI、"改革"简化为架构调整,通信人正在用这套密码体系完成自我调侃与压力宣泄。或许正如某省公司楼道标语所写:"听得懂黑话,才配叫通信人。"


那么,最让人胆战心惊的黑话是什么?有人说是开始第一涨图右下角的:贷款上班,你觉得还有那句黑话最让人胆战心惊?


- END -

以 草 根 记 录 通 信 时 代

作者@好5G :资深分析师|特约撰稿人|新媒体专栏作者|手机评测专家

环球通信

发布于 2025-08-12 05:43
收藏
1
上一篇:选购手机?揭秘为何直接找运营商购买更划算 下一篇:燕郊地标新篇章,鑫乐汇购物广场引领时尚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