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粗略地观察一下。


【来源】李清照《武陵春·春晚》: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艋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释义】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


【释义】指转动眼珠,嫣然一笑。常用以形容女子妩媚动人的表情,百般诱惑,引人入胜。


【释义】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难以报答父母的恩情。


【释义】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声响都没有。



【来源】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释义】意思是断戟沉没在泥沙里,成了废铁,形容失败十分惨重。


【释义】形容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之后,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


【释义】比喻夫妇亲密不离。


【释义】形容男女儿童之间两小无猜的情状。借指自幼亲密玩耍且陪伴长大的青年男女。


【来源】李商隐《无题二首》: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释义】指双方心意相通,对于彼此的意愿都心领神会。比喻恋爱着的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双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来源】陆游《游山西村》诗: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释义】形容柳树成阴,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由逆境转变为充满希望的顺境。


【来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释义】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释义】意思是伤心,悲哀;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


【释义】指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来源】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释义】比喻情意温柔缠绵(一般指男女之间)。



【来源】杜牧《赠别二首》: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释义】指少女十三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来源】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释义】指的是花已逐渐开败,而草木枝叶正盛的暮春景色。


【来源】杜牧《题乌江亭》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释义】意思是融化着雪水的泥土,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释义】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来源】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释义】指浮云像白衣裳,顷刻又变得像灰色的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来源】宋·朱熹《观书有感》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释义】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


【来源】《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释义】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来源】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释义】指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


【释义】把兔子耳朵提起,雄兔扑腾,雌兔眯眼,可是在地上跑的时候就雌雄难辨了。后来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
;
文:启点艺术文化编辑:十一文图:网络集结编辑,如有问题请联系修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