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孝天跨界奇谈,和尚身份与偶像生涯的奇妙交融

朱孝天跨界奇谈,和尚身份与偶像生涯的奇妙交融"/

这句话听起来像是对两种看似不同职业或身份的某种类比或总结,它可能意味着:
1. "都需要极大的投入和奉献:" 无论是当和尚(修行、服务寺庙和信众)还是当偶像(训练、表演、参与活动、保持曝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牺牲个人生活。 2. "都需要承受压力和 scrutiny:" 和尚需要面对修行上的考验和内心的修行,偶像则需要面对媒体、粉丝和社会的审视与期待。 3. "都需要某种程度的“出道”和“曝光”:" 和尚可以被视为在“佛门”中“出道”,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偶像则是在娱乐圈中“出道”,追求更高的曝光度。 4. "都可能面临“名利场”的诱惑:" 两者都可能被卷入世俗的关注中,需要保持定力。 5. "可能带有个人感悟:" 这句话也可能是朱孝天个人经历后的一种感悟,认为两者在某种精神层面或现实层面有相似之处。
总的来说,这句话用一种简洁的方式,点出了当和尚和当偶像这两种角色背后可能共通的挑战、付出和某种程度的“公众性”。具体是哪种含义,或者朱孝天先生想表达的侧重点,需要结合他当时的语境或更详细的背景来理解。

相关内容:

如果说每个时代都有着无法抹去的青春记忆,那F4必定承载着无数少男少女那一段段值得追忆的青葱往事。

2003年,F4成为福布斯权力榜唯一入榜的华籍艺人;

2004年,他们在韩国亚洲音乐节获得亚洲杰出艺人奖;

2005年,他们的专辑《Fantasy 4ever》,创下华语唱片在日本公信榜的最高位置纪录;

10年间,F4在事业上交出了一张难以超越的成绩单。

流星花园中的那个“西门”朱孝天,却在舞台背后忍受着长达几年的严重抑郁。

“戏播完我第一个说我要散了,我说我不想跟他们搅合。”

名人面对面

朱孝天

“我的生活没有更好呀”

回忆起F4最火的那几年,朱孝天用了“超级不开心”来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态。那时候的F4密集地跑通告,两个小时前,他们风光地面对着二十万粉丝,两个小时后,公司却打着“保护”的名义,把他们“关”在酒店里。

“很多时候我们连酒店的大堂都没见过,就像犯人一样被押着,直接坐工作人员用的电梯,我现在觉得他们就是刻意想把你弄成残废,最好你什么都不会,你什么都得依靠我们。

没有学历,没有背景,没有关系,朱孝天不知道自己除了做这一行,还有什么能做的,“当时只是想,能不能有一个工作让我有一个更好的生活。后来干了五六年发现,我的生活没有更好啊。”

二十五六岁的时候,朱孝天和公司提出“一年里只干半年”,他形容自己“每天都在和负能量对抗”。

“那些朋友都是假的”

对于名利,朱孝天说自己“不是一个贪心的人”。生活的大起大落,成名前他就已经有所体会。曾经富有的家庭两次一夕之间一无所有,他跟着妈妈一起,去找爸爸昔日的朋友帮忙,却无人理睬,这让他意识到“那些朋友都是假的”。

2016年,朱孝天与女友结婚,要办婚礼的时候,他发现自己“请不动人”。“拍戏的时候都是好朋友,拍完戏以后,他们在外面也讲,当初多亏了孝天陪我渡过难关什么的,然后他也没有再理你了。”

朱孝天坦言,自己后来发现人的常态就是这样,“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当你处在圈子中,大家想从你身上赚钱或得到什么,那时候都是好朋友,当你离开那个位置,没有那个光环之后,有的人就会变得‘最近没什么空’,不就是这样嘛。”

“当和尚和当偶像是一件事情”

解约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朱孝天都用“行尸走肉”这四个字来形容自己。麻木的工作,麻木的社交,麻木的生活,整个人什么感觉都没有。

好不容易得来的“自由”,就这样一天天被荒废着,他下定决心要有所改变。

在离开F4的第三年,朱孝天选择放下工作前往内地,重回校园读书。

为了让自己在读书之前更“干净”,他去泰国当了一个月的和尚,头发眉毛都剃掉,每天五点半起床做早课。

“当和尚跟当偶像是一件事情。”

当和尚,或是当偶像,都要很在意自己的仪态,但是又不能太在意自己的外貌。

“很矛盾,你为什么要把头发剃光,把眉毛剃掉,因为你不能透过相貌去看你自己,但因为你出家人,你要很端庄。对心境的保持也是一样的,你不能随便发脾气,不能急躁,不能让人家看到你不好的那一面。偶像是唱歌,和尚是念经打坐,本质是很像的,都是一种修行。

做了一个月的和尚,朱孝天觉得心里平静了很多,但他认为自己并没有看破什么。

你真的觉得和尚和道士就是没有烦恼的人吗?其实我不这么觉得,我觉得这些人的烦恼更多,不然他怎么会想要去离开一切东西。”

这些年,朱孝天来到内地,想换个环境重新开始。一开始除了两个朋友,他谁也不认识。从一个人住酒店到找房子,他把以前的房子卖掉,把自己所有的名表、名牌包包,那些他觉得生活里用不到的东西全都卖掉。“身边的人都特别不理解,所有人都说,你疯了,你这个年纪明明是最好的时候,现在应该拼呀,你就应该拼命接戏。我说我不要,我就是不想做。

“真可惜,我们不是因为音乐而在一起的组合”

20岁到30岁,这外人眼中最风光的十年,朱孝天想的都是逃离。

然而如今40岁的他,还是选择了回来。

在这个圈子待了20年,朱孝天发现自己其实什么都不会。20岁的时候,他是一个居酒屋的打工仔,在工作中被发掘的,“如果当时我选择跟老板一起去经营那个餐厅,现在绝对懂得怎么去经营一个餐厅,可是我这20年都在演艺圈,我只能投资一个餐厅,我没有办法去经营,这个差别是很大的。”

他发现自己不可能离开这一行,因为演戏唱歌已经变成了他的本能,“虽然我现在比较淡泊,但不代表我没有野心,我还有想要达成的事情。”

朱孝天所说的野心,就是做音乐。

“我自己想唱什么就唱什么”

如今的朱孝天,终于有了自己的音乐组合。他担任主唱,和吉他手薛旻野,贝斯手唐阁,鼓手胡宇桐以及键盘手赵浩宇,共同组建了一个乐队——“启点”。

现在乐队启点已经走到第三代,组员都是平常在音乐学院教书的老师。

朱孝天的第一张专辑叫“On Kens Time”,这个名字从一本书里来,“意思是说,不管任何时候,只要耳机挂上,就进入到我的世界里。”第二张叫“Getting Real”,那个时候朱孝天已经开始自己制作专辑,“所以叫Getting Real,越来越真实嘛。”

在他看来,现在是个战国时代,而战国时代的好处是,你可以做任何你喜欢的东西,不用去顾及市场,“我再也不用听从唱片公司告诉我,该唱什么或不该唱什么,我自己想唱什么就唱什么。启点的意思是,你第一次听到音乐给你感动是什么时候,你就可以在我的歌里面,去找这个感觉。”

如今,距离上线已经过去了两个月,新专辑在网络上的关注度依旧不高。对于这个阶段性成绩,朱孝天表现的很淡然。入行20年,经历过大起大落,他觉得哪怕赚的少一点,能做自己喜欢的音乐就很快乐。

他坦言自己并不满意自己现在的状态,因为“还不够努力”。他笑称自己这几年过于享受家庭生活,变得很“佛系”。但一方面,自己已经40岁,不能再继续“佛”下去。

“现在也没想那么多,就是希望出来的东西,大家会喜欢。如果不喜欢,我也没办法,我只能努力。”

编导:高舒晴

编辑:刘梦琪、撕纸小妹

发布于 2025-08-11 07:43
收藏
1
上一篇:2025年5月22日上海,晴朗蓝天下的魔都天气一览 下一篇:财富密码揭秘,真正赚大钱者必经的“三不”之路,进窄门、走暗路、耕瘦田